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中,有两个方略与民生工作息息相关,分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可见民生事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重心。如今,“十三五”已经过半,福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民生部分实施情况如何?目标是否完成?问题是否解决?任务实施是否顺利?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是否调整?等等,这些都需要开展评估工作,以有利于福州市政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政策,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当前发展规划评估大都采用基于“事实”标准的评估,注重以“事实”为依据,评估结论也是看重取得的“事实”效果。对于民生事业来说,“人”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容忽视的,评估中应该体现规划实施对“人”的感受和价值观的影响,评估规划实施产生的社会价值,而现实情况是民生事业的评估忽略了社会整体中“人”的因素。为了更系统全面的对民生事业进行评估,本文借鉴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框架,采用“事实”与“价值”并重的评估标准,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构建基于“事实”的项目验证、情景确认和基于“价值”的社会论证、社会选择共四个层面的评估框架,来更详尽的对民生事业开展评估,试图为福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民生领域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得出更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估结论,以促进福州市政府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研究表明:福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民生领域实施情况总体较好,规划实施促进了福州市民生事业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支付水平有明显扩大和提升,体制机制在逐步完善,部分民生问题得以解决,公众对规划实施以来的民生改善情况满意度较高,规划实施结果对创新型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并能导向人们的价值理念往社会公正、注重潜能开发方向发展。但仍有部分民生短板问题需进一步解决,如居民收入增长不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医疗卫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养老服务设施在城乡、区域间布局仍不平衡等。为此,本文提出各级政府应达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执政共识,持续扩大民生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领域,不断优化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注重政策资源和权利分配的可及性,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