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调节作用——基于对分泌TGF-β1和LN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借助肾小球MC体外培养技术,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高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血府逐瘀汤干预试验,观察其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健康志愿者7人,年龄、体重均接近,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制备含药血清。正常人血清采自健康志愿者未服药前(前后对照)。实验分为七组,分别为对照组(第A组)、高糖培养组(第B组)、高糖加正常人血清组(第C组)、高糖加含中药低浓度血清组(第D组)、高糖加含中药中浓度血清组(第E组)、高糖加含中药高浓度血清组(第F组)、高糖加辛伐他汀组(第G组),分别给予各组培养液,分别培养24、48、72h提取培养液上清,-2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含量。采用RIA法测定层粘连蛋白(LN)含量。并计算24小时抑制率。 结果:与第A组相比,第B组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增加(P<0.01);与第B组相比,第C组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未受到抑制(P>0.05);与第B组相比,第D、E、F组的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均受到抑制(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与第B组相比,第G组的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亦受到抑制(P<0.0 1);第E组对于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的抑制与第G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肾小球系膜细胞(MC)可能是血府逐瘀汤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这可能是该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 (2)不同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可抑制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的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且呈剂量依赖性。 (3)血府逐瘀汤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层粘连蛋白(LN),可能是该方能够明显抑制高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ECM)的部分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对创业者而言,最困难的莫过于项目的选择——创新是必须的,跟风的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超前则需要自己去培育市场,以小企业创业的姿态去承担一些市场的风险,也是很难成功的。  创业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选择和确定好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创业道路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败。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这就决定了未来的核心技术、决定了未来的产品、决定了未来的市场。这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期刊
西北地区的音乐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音乐具有中原文化、诸羌文化、西域文化、吐蕃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对它进行研究,给予科学的阐释,不但是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满足学者对西北音乐信息的现实需求,更具有填补西北地方音乐文献研究空白的意义。    王国维先生曾列举20世纪初中国新兴的学问有五:一曰殷墟甲骨文;二曰敦
背景和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脑血管病中的危急重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脑出血发生后,如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是能自我更新、并能分化为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出血患者脑内,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无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移植的
1目的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慢性荨麻疹的经久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病情严重时会引起喉头水肿,危及生命,所以防治慢性荨麻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西药治疗荨麻疹主要是对症处理,抗组胺药物应用得最多,对多数急性荨麻疹有效,但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疗效欠佳,肾上腺皮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