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方法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自开通运营以来,日均客流量从最初的11.86万人次攀升到2007年末的21.96万人次,运营业绩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因无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经验指导,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管控一直停滞不前,运营风险随着客流量攀升而与日俱增。在运营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南京地铁于2007年8月成立了运营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专题研究项目组,开展运营风险管控方面的调研工作。在调研了安全风险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台北捷运公司基础上形成了《运营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专题研究报告》。本文依托南京地铁运营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专题研究项目,结合南京地铁组织架构和设备系统实际,在进一步分析南京地铁的运营风险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等级标准、危险源管理策略,并提出与地铁运营风险相关的关键过程管理策略。   本文首先研究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开发的AS/NZS4360:2004风险管理标准理论基础,分析、总结了台北捷运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内容、运营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及其步骤(分析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危害登录与纠正措施提案、危害与纠正措施提案的查证、危害与纠正措施提案的批准、纠正措施的执行与追踪、危害数据更新与风险趋势审查),形成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经验,针对南京地铁运营服务系统、设备保障系统和南京地铁运营的环境特点,对南京地铁的运营风险进行分析。   建立南京地铁运营风险评估及管理的基础环境,包括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组织、危险源识别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矩阵表。结合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的组织架构提出了南京地铁危险源管控的申报、审批、控制流程。   建立了与南京地铁运营风险相关的关键过程的管理制度或机制,包括改造项目管理、外部施工单位管理、地铁设施保护管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应急预案管理等。   本文是国内在地铁运营风险研究方面一次有益的尝试,弥补国内对地铁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兄弟地铁运营部门系统地对运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本实验主要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45#钢表面喷涂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对涂层进行重熔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涂层。喷涂后形成的涂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而且在涂层与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当前飞速发展地高分辨率、非侵入性实时层析成像方法。光谱OCT将OCT的功能从时域的单一成像拓展到光谱域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是影响北太平洋上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天气系统。温带气旋常引起狂风、巨浪、暴雨、低能见度等一系列恶劣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特别是爆发性温带气
固体激光制冷是一种固态物质通过与激光相互作用而达到宏观温度降低的物理过程,当前多指近单色光激发下的荧光辐射制冷。基本物理学思想是针对给定内部自由度的特定固态物理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路面设计和分析技术薄弱,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裂缝和水损坏
本文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广泛而较深入的研究,结合彭水县沙子口残余滑坡监测治理工程,主要研究了渝东南地区顺层灰岩附加软弱夹层滑坡的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方法,并在此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