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大潮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对金融市场的逐渐渗透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经受了互联网金融的考验,在资产端、负债端以及中间业务上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加速发展,打破了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业务结构,加深与互联金融企业的合作深入。那么,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如何?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这种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会不断变化?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探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特征。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存在“U型”特征的假设;其次,基于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利用上市公司商业银行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主要通过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服务范围以推进商业银行绩效的提高;第二阶段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级阶段,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经营效率提高、服务范围扩大等具有边际效应递减,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端、负债端和中间业务的消极影响不断凸显,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规模尚未达到“技术溢出”的集聚程度,此阶段,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随着其自身发展而不断减少;第三阶段为互联网金融大规模发展阶段,表现为通过“技术溢出”,倒逼商业银行加速转型,不断提高经营绩效。因此,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视为“U型”特征。第二,基于面板模型的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呈现“U型”特征,但未达到统计意义上显著。这是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尚未达到大规模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利用经验数据的分析结果仅仅可以表现出“U型”特征的部分,基于门限面板模型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以往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大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层面,少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主要是从平均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U型”影响特征,一方面有利于揭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是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补充;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制定有关发展互联网金融,实现商业银行转型,不断提高经营绩效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