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白云凹陷SQ21层序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勘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认识。然而,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已经显示出目前的有利砂体的储层识别方法具有一定多解性,沉积体系研究较为粗略的问题。因此,探索新的储层识别方法,以及细致的沉积体系研究,对于推进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Q21(23.8Ma-21Ma)为研究目的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主要使用覆盖全区的3D地震资料与已有井资料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  (1)通过速度—岩性的压实曲线的制作,明确珠江组地层埋深在1500m-3500m之间,存在细砂岩、粉砂岩、钙质砂岩与灰岩等多种岩性。而Ⅰ类砂岩主要为细砂岩与含气砂岩,速度比泥岩速度低;Ⅲ类砂岩为粉砂岩与钙质砂岩,速度比泥岩速度高;而灰岩的速度最高。因此,Ⅰ类砂岩在研究区的波形特征对应与右下倾波形,而Ⅲ类砂岩对应左下倾波形;而Ⅱ类砂岩的波形特征不明显。虽然灰岩层(含钙砂岩)也在地震剖面上产生类似Ⅰ类砂岩的亮点的强反射,但其波形特征却明显不同,因此通过不同的波形特征可以识别排除可能的灰岩干扰。通过以上认识运用到提取出的地震均方根属性解释之上,在沉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排除部分地震属性的多解性,认识到研究区东部隆起区存在灰质高速层沉积。  (2)通过6口单井分析与4张拉平法沉积原形盆地的恢复,明确了不同沉积相的地震识别标志。三角洲相地震剖面特征为较连续弱振幅反射,部分可见前积反射构型。地震波形一般表现为含砂质较少的低频波形,并且波形相似度高。三角洲相砂体形态一般以小条带状为特征,在属性图上也以较弱的振幅特征为主。斜坡扇地震反射特征以不连续的中—强反射为特征,可见丘形反射构型。地震波形特征为较强振幅的低频波形为特征,反映出砂岩含量增加的特征。斜坡扇的水下河道砂体形态为较为平直,河道的下切形态明显。盆底扇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性较好的强振幅为特征,均方根振幅显示为饼状强反射特征,可见部分丘形反射特征,波形特征多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盆地扇内部中扇河道砂体砂体的形态多为曲流化形态。灰岩或富灰质沉积发育于古地貌较高的东部隆起区。地震反射为连续性较好的强振幅光滑反射特征为主,均方根振幅也为极强振幅的条带状特征,波形特征右下倾波形。  (3)根据以上识别标志,建立砂体骨架地层分布与沉积体系。认为研究区存在古珠江与东沙隆起相关的两大水流体系,古珠江水流体系包括北北西向与正北向,而与东沙隆起相关的水流体系为北东向。由这三条水流体系,在研究区构成北北西向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与北东向复合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  (4)最后,依据三角洲—深水扇关系认为有利的砂体分布于物源供给为充分的北北西向三角洲—深水扇沉积体系的深水扇中,而有利区为位于靠近断层的盆地扇中。
其他文献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制动装置,它能够承担50~90%的制动工作,使得车轮制动器的温度大大降低,减少汽车主制动器的负荷、提高汽车制动效能和稳定性。近几年我国引进并应用电涡
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山多地少,区内主要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清河四条主要水系和熊耳山、遏遇岭、伏牛山三道山川,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同时其处
离合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为输送与中断发动机输出至传动系统的动力,在此过程中,离合器压盘控制离合器摩擦片与飞轮的接合与分离,离合器摩擦片与飞轮之间会经历
武穴市实验小学于2012年提出“同矢教学”理念,着眼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究双边活动的高效性;着力于相关变量的研究,探寻课堂教学的规律性.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研究取得了良好
期刊
本文以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县牦牛山地区的牦牛山组下段(D3ma)磨拉石建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牦牛山组地层剖面测量,将其划分为两段,下段(D3ma)整体为一套粗碎屑陆相红色
本课题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题课题“45MPa以上的氢气增压、压力控制和调节技术研究”为依托,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介绍了氢能源的制取
多层面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rn(一)国家层面要依良法而治.来自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蒲蕊教授聚焦国家层面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关问题.她指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期刊
中国北部的燕山地区发育有巨厚的碳酸盐岩,并发现原生油苗的存在.该论文对中上元古界各地层进行了岩性、沉积相分析,并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对高于庄
近些年,中国高速铁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列车运营速度也不断提高,这对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针对转向架的安全性评估大都运用仿真方法,在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