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秀仁的《花月痕》,作为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资料的不断发现,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成书过程和作者的探讨上。对其思想价值及艺术价值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虽然如此,在《花月痕》的研究中,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点。笔者在仔细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它与清代传奇《桃花扇》在人物形象、叙事方式及悲剧审美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花月痕》作者本人对《桃花扇》的故事框架也很熟悉,其他人也曾就两书的关系做过评价。可以说明,它的创作受到了《桃花扇》的影响。笔者拟从它与《桃花扇》的关系入手,进而探讨《花月痕》一书的艺术特点。第一章《艺术形象比较》,通过对《花月痕》与《桃花扇》两书中妓女形象与文人形象性格特点的比较,说明《花月痕》在人物塑造上受到《桃花扇》的影响。第二节主要对《花月痕》人物塑造手法做了论述,包括心理描写手法与对比衬托手法。《花月痕》作者以不同方式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又通过反衬、烘云托月和景物映衬三种衬托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主人公形象。第二章《叙事手法比较》,对《花月痕》与《桃花扇》两书双线结构和道具运用的叙事手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两书双线结构的运用都与自身的主题表达密切相关。但是,因为两书文体的不同,《桃花扇》的双线结构还与其人物设置相关,而《花月痕》的双线则呈现出交叉叙事与对比叙事两种方式。在道具运用上,两书都以一个贯穿性道具串联情节人物,彰显主题。第三章《悲剧审美特征比较》,通过对《花月痕》与《桃花扇》两书爱情悲剧的比较论述,以及对两书爱情悲剧的根源的探讨,说明二者都创造了由外部矛盾冲突决定的、悲戚感人的爱情悲剧。两书的悲剧主要表现为其悲剧结局及对悲剧氛围的营造。其中,两书的悲剧结局都以其独特的内涵深化了全书的悲剧效果。而两书对悲剧氛围的营造,一个主要借助时代背景的选择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一个则是通过求签做梦等预言形式及笔墨哀艳的诗词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