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一直是传播学和政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国梦”相关社论新闻也得到了学术界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基于系统功能理论框架对“中国梦”的隐喻特征和国家身份建构过程进行探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情态意义出发,分析“中国梦”相关重要术语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探究其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本研究选取2012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日报》(英文版)上发表的90篇新闻语篇作为语料,其中体现“中国梦基本内涵”“中国梦实现路径”“中国梦与世界关系”的英文报道各30篇。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探究《中国日报》“中国梦”相关重要术语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的人际意义。旨在实现两个研究目的:一、揭示《中国日报》“中国梦基本内涵”“中国梦实现路径”“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三个层面的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的分布情况;二、探析这三个层面的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的运用实现了何种人际意义。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日报》“中国梦基本内涵”“实现路径”“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三个层面的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下:情态助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情态附加成分和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首先,在情态助动词中,新闻报道者多使用中值可能助动词尽可能弱化个人倾向;其次,在情态附加成分中,多采用语气附加成分,其中尤以归一度和语气附加成分的使用频率居高;最后,在情态隐喻方面,多使用主观显性隐喻。此外,情态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人际意义:首先,大量使用中值可能助动词,有效地表达了新闻报道者对“中国梦”的美好期盼,同时又给读者留以思考的空间。其次,多使用归一度和语气附加成分,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道者的真实意图。最后,在情态隐喻方面,多采用主观显性隐喻,因该部分报道一些是关于国家领导人或者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新闻报道者只是转述这些话语,所以主观显性隐喻出现的较多。“中国梦”重要术语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的研究有助于为日后中国其他特色术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该研究对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对“中国梦”英文报道中情态资源人际意义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相关政治新闻时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