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变迁研究——以山东青州东升社区为个案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青州市东升社区的个案调查,来研究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的变迁状况。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是怎样的?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有哪些影响因素?与西北聚居回族的婚姻观念有哪些不同?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在婚姻上的思想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变迁所做出的调适,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散杂居回族的生存状况。 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概括和总结了回族婚姻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并对本文选取的田野点概况进行描述,为文章论述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二章,介绍近代以前的回族婚姻观念,阐述回族传统婚姻观念的特点以及近代以前回族婚姻观念的发展轨迹。散杂居回族作为中国回族的一部分,其婚姻观念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并且经历了一个由“族际婚”向“族内婚”的转变过程。回族内婚制的形成对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分析近代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的表现形式。清末至辛亥革命时期,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根深蒂固,旧的传统观念仍占主导地位。民国时期,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主要表现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族内婚”的婚姻规则,“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和伊斯兰教色彩浓厚的婚姻仪式。 第四章,分析当代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择偶方式转变为“父母作主,本人愿意”,择偶范围有所扩大,政治条件成为主要的择偶标准,伊斯兰教式婚礼仪式被迫取消。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也对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呈现出择偶方式基本自主,择偶范围不断扩大,择偶标准呈现多样化等特点。 第五章,分析和总结近代以来影响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及变迁的各种因素,并对散杂居回族与西北聚居回族的婚姻观念进行比较分析。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及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伊斯兰教与民族认同,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国家政策与社会变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汉族文化。散杂居回族与西北聚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也存在一些差别,主要是对待族际通婚的态度和择偶时对待教派的关注程度有明显不同。 最后,总结和阐明文章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本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行政区划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行政区划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关系到中央能否有效地统率、指导地方和地方政权能否有效地在本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生存延续的生命线。水资源是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人类对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危机不断加剧,水污染不断加重事故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遭到破坏不断下降。全球范围内的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源危机日益突出,饮用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见和谐社会主要围绕“人”而
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为起点,在30年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既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了中国人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生涯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面对减少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