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问题是我国日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欧洲各国劳动力政策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劳动力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劳动力保护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政策目标和政策体系,这些对我国劳动力政策的完善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系统考察欧洲各国从工业革命以以来的劳动力政策的变迁过程,在明确其影响变量的基础上,分析欧洲各国在劳动力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结构性因素对政府政策工具和政策偏好的影响,全面探讨政府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情况下劳动力资源配置应该采取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动力政策,本文选取了生产力变迁、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作为分析的基本变量。生产力变迁在影响劳动力政策的变量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先导,也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推动力量,并最终影响了劳动力政策的形成;社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政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社会的政治结构都直接推动和影响了欧洲各国劳动力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价值观念作为劳动力政策制定的理论出发点,确定了各国劳动力政策的政策偏好以及各国劳动力政策的最终价值目标。这三个基本变量之间的互动最终使欧洲各国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劳动力政策体系。欧洲各国的劳动力政策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系统再到逐步完备的过程,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还没有成为欧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欧洲各国也并没有出现系统的政策理论和政策体系,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关注到了劳动力工作和生活中的贫困现象,从维护公正的角度向政府提出了关注劳动力状况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的大量集中带来了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需要大量熟练的劳动力,城市化和产业化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地区来到了工业城市,但是由于缺乏管理,这些劳动力的流动的自发行为出现了很多问题,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关注这些问题。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劳动力的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影响了劳动动力再生产,各国政府通过保险政策和限制使用童工等劳动力保护政策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二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整个社会都要求政府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在劳动力资源管理和配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防止二战前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发生,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和充分就业成为二战后各国经济和劳动力政策的主导思想,因此各国政府在二战之后都把“充分就业”作为其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了劳动力政策的专门性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劳动力保障政策,这些都成为福利国家政策的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石油危机为导火索,整个西方经济进入了长期的低增长状态,出现了经济发展不景气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涨”状态,各国劳动力政策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各国劳动力政策的大的结构性因素,社会民主党以“第三条道路”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道路,从福利到工作、提高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各国政策调整的方向。劳动力政策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变迁与完善的过程,欧洲各国劳动力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政策框架体系,涉及到了劳动力保护,就业促进,劳资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各个方面,这些政策在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保障劳动力供给、解决失业问题的作用,完备政策体系的建立是劳动力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现阶段正在走向深化,建立系统完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是当前我国劳动力政策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