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劳务派遣现象引起各方关注。但当前我国尚不健全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使其受到社会各方诟病。有关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章大多以简单的评述为主,而且仅仅针对劳务派遣制度本身的历史背景、意义、现状及问题等方面来探讨,研究的角度大多是社会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但对劳务派遣工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鲜有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社会学和心理学学科交叉分析的视角,对目前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劳务派遣工对自身在当下社会中位置缺乏正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劳务派遣工身份缺乏正确认识,甚至不把劳务派遣工当作一个正当的身份。另一方面,政府、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对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认同也很模糊。本选题的研究有助于实践中为劳务派遣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为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文以A航标处为例,对A航标处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认同水平;第二,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水平与组织承诺、工作绩效是否存在关系;第三,不同类型劳务派遣工在组织承诺、工作绩效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采用问卷调查法,所用的量表大多是国外知名学者开发或使用的量表,并结合A航标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本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航标处劳务派遣工对其航标人身份认同高于对其劳务工身份认同;劳务派遣工航标人身份认同水平高低与劳务派遣工的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工作绩效均呈现高度相关性;劳务派遣工中“航标人”的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均高于劳务派遣工中“劳务人”;劳务派遣工中“航标人”的工作绩效要高于劳务派遣工中“劳务人”。 本文提出合理薪酬福利、提高管理水平、摒弃身份歧视、建立晋升机制等建议以供参考,希望能提高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实现劳务派遣工与用工单位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