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得是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词汇形态。有时候有人把形态放在句法范围内研究,但句法不同于形态。形态作为语法范畴,在性质上属于词的变化表现,而因因为词的变化通常受句法的要求,所以许多人把形态作为句法证据来研究。但是,简单地说形态研究词内部结构,它的构造方式,构形方式和构意方式。
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通过词的构造方式来研究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形态表现。首先要强调两种语言的形态特点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汉语词没有格,单复数,严格意义上的时态,式等重要形态表现。但是这个并不说明汉语缺少形态,汉语是有形态,但是我们不应该以印欧语言的眼光来看汉语的形态。汉语有本身特有的形态。所以开始讨论汉语有无形态争论之前要确定,从哪个角度要看汉语的形态。所以笔者决定把汉语的构词法跟有丰富形态的语言去比较。众周所知,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形态是很丰富的。值得要强调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的语言有典型的形态变化,这里包括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塔尔语,巴什基尔语,乌滋别克语,维吾尔语,哈卡斯语,楚瓦什语。我的祖国是阿塞拜疆,从小我讲阿塞拜疆语,但是从来没想到我的母语的形态是那么复杂。我开始学习汉语,特别是研究汉语之后发现汉语词汇的变化,才知道了阿塞拜疆语的形态是丰富并复杂的。所以决定从构词方面进行研究这两个古老的语言。
本论文首先对比两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和词类。本论文的第二章是汉阿语言的构词法研究。我们首先讲清楚构词的方法,研究加缀法,然后按照词类一个一个来比较两种语言的构词词缀以及构形词缀。复合法是汉阿语言中主要构词方法之一。本论文仔细地讨论两种语言中这方面的共同和不同特点。重叠法是构词法的地三个内容。汉阿语言中有许多由重叠法构成的词语,这里我们也是按照词类来研究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重叠形式。一种语言的时态是形态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论文的第三章讲地是时态,汉语的时态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地道地研究,因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像印欧语言那样形态变化,也没有那样的时态变化。但是阿塞拜疆语的时态成分等都比较明确,我们通过比较法发现汉语中也有时态成分,但是不像印欧语那样比较明确而且被大家公认的。我们现代世界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吸引着许多外来词,同时本语言中构造着许多新词新语。汉语和阿塞拜疆语不例外,本论文的最后一章讲述的是外来词和新词新语的传播方式以及构词方式。
我们认为如果一种语言缺少或者少于某个语言现象,应该跟其他那种丰富现象的语言比较起来更会有效果,我们也以这个道理为主,去研究了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