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与高考公平息息相关,对高考招生考试的规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着公众对该项政策的认知和评价。此外,新时代的客观环境对该政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多源流理论为基础,本研究优化了适用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目的在于探寻新时代下该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首先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该政策的变迁历史及现状,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与高考公平息息相关,对高考招生考试的规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着公众对该项政策的认知和评价。此外,新时代的客观环境对该政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多源流理论为基础,本研究优化了适用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目的在于探寻新时代下该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首先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该政策的变迁历史及现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呈现出政策目标相对稳定、工具趋向精细、制定央地结合的特点,并在2014年后进入政策变革期。同时,从加分主体、加分幅度、审核公示三方面阐释现行政策的具体做法,并得到该政策的亮点与重大成就。但也伴生了一些问题,如政策存在较为不合理的省际差异、部分内容稍显模糊、对少数民族群体帮助较为单一、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原因在于各省的实际情况不同、政策主体考虑不周全、政策本身局限性及立法较为宏观等方面。其次,立足于上述基础,对新时代下我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多源流呈现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分别呈现在社会对高考加分政策的感知、社会各界对政策的建议、政策变迁的推动者三方面。三大源流耦合准备的完成及高考加分造假事件的显性与隐性呈现、一系列相关文件颁布等焦点事件的出现共同促成了政策之窗的开启,意味着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变革时机已经到来。最后,在政策之窗开启后,得出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发展的优化路径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要重视问题源流,提高社会对政策的正面评价。总体上以调整政策为主,在合适的情况下分地域以取消该项政策为辅。二是要关注政策源流,发挥相关政策的综合作用。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拓宽高考招生录取的多元化渠道,并注重对少数民族特色优秀文化的传承。三是要立足政治源流,引导产生积极的公众情绪。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另一方面应继续完善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最终实现该项政策在新时代的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网络中,安全连接的建立较大程度依赖于安全的身份认证,PKI系统通过验证网络连接中实体的数字证书来判断该实体身份的合法性,解决网络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当前PKI系统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单CA系统依赖于对CA的信任,然而在现实社会中,CA屡次遭受攻击,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存在单点失效的可能性;多CA协同方案中,各CA所代表的利益团体是不同的,其规模、服务等均有所差异,因此会出现由于CA权益不均衡而导
陈鳣是乾嘉时期的经学大家,学宗许郑,贯通经史,如今可考的著述有七十余种,其中以经学著述为主。喜辑汉魏古注,尤其是郑玄佚著。他的学术研究,既得益于海宁陈氏深厚的家族文化资源,也得益于以江浙地区为主的广大友人的砥砺学行。《论语古训》十卷,专考《论语集解》所列汉魏《论语》古注而以郑《注》为主,属于清代汉学家专考《论语》古注的著作,在清代辑古注、作新疏的学术潮流下形成,受吴派学者对《论语》古义的研究,特别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的通知,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序幕;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安排,正式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途。当前,中国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实践如火如荼,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
朱鹤龄是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齐名的布衣学者,易代之后以治经为务,颇有造诣,实为吴派经学之先辈。朱鹤龄《尚书埤传》历来被推为清初《尚书》学代表性著作,但目前学界对此着力较少。本文试图回归历史语境下对朱鹤龄《尚书埤传》进行考察研究,借以管窥朱鹤龄《尚书》学全貌和清初经学一隅。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朱鹤龄《书》学渊源,主要是对时代背景、朱氏生平、学术交游、结社等进行梳理。时代的迭变促使朱鹤龄由士
黑豹党在1966年诞生于美国西部的奥克兰,1982年宣告解体。在这16年中,黑豹党由一个地区性的小党发展为拥有60多个分会的全国性政党,成为美国黑人运动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但是该党在历经短暂的兴盛期后又逐步走向衰亡。黑豹党存在期间,无论是在理论主张还是实践行动方面,都善于突破和创新,在黑人社会名噪一时,为美国左翼政治史乃至美国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财富。回顾黑豹党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1971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规模庞大的虚拟互助社群。这些虚拟社群凭借着“一人有难,人人互助”的社群理念,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正面效应。在这些社群的强势运作下,无数个体通过相互帮助解决了现实难题。本文立足于“康爱”互助社群,从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网络社群互助的真实逻辑。研究发现,“康爱”社群有着“低门槛”、“熟人推荐”的
李凌(1913-2003),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活动家和音乐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音乐事业,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伟大贡献。李凌一生著作等身,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所著的文献中,有关声乐艺术的文论数量是最庞大的。本文对这部分文论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出李凌先生在声乐艺术风格、声乐作品创作、声乐表演以及声乐表演艺术民族化的思想精髓,并将以上内容分为四个章节。其中李凌论
本文关注死亡伤害论及其争议问题。这一争议是指:死亡伤害论与伊壁鸠鲁式质疑之间的争议。死亡伤害论主张死亡会对主体造成伤害;伊壁鸠鲁式质疑则在质疑伤害论的基础上指出,死亡不会对主体造成伤害。死亡伤害论中,伤害包括内在伤害和外在伤害。内在伤害是指死亡会给主体带来负面内在价值;外在伤害是指死亡会剥夺主体本可以获得的正面内在价值。死亡伤害论对内在、外在伤害的说明基于利己主义、标准比较主义和福利理论。对外在伤
2020年初,世界各地爆发大规模新型冠状肺炎(简称“新冠”)。受新冠影响,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往来被迫中断,世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全球化的今天,新冠产生的影响不可估计。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专家五箇公一指出,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是致使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如此一来,环境问题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我们有必要对地球环境的危机状况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以此进行社会变革,呼吁国民提高
相应地,在实际工程中由岩石的破裂特点与受力特性,常将岩石的破坏模式分为张拉破坏、压剪复合破坏、拉剪复合破坏三种。普遍认为,拉应力存在于岩石边坡中。同时,又考虑到节理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薄弱层理面对岩石的强度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张剪复合破坏多发生于层状岩体,表明研究锚固节理岩体在拉剪应力状态下的机理意义重大。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拉剪辅助装置,设计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加锚岩体拉剪试验。同时利用声发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