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伴有PSA升高的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并入选92例下尿路症状患者,有8例随访中拒绝穿刺,最终84例患者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3岁(54~87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56.6cm3(20~110cm3)。其入选条件为①10ng/ml<PSA水平<15ng/ml或者4ng/ml<PSA水平≤10ng/ml且f/t≤16%②IPSS评分≥8分③最大尿流率<15ml/s④直肠指诊阴性⑤尿常规阴性⑥泌尿系B超提示前列腺未及明显低回声结节。所有患者接受坦索罗辛0.4mg/d,服药时间2月,2月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将84例患者根据服用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变化分为2组,第1组血清PSA水平无明显下降(PSA≥4.0ng/ml且PSA下降<20%)),第2组血清PSA水平明显下降(PSA<4.0ng/ml或PSA下降≥20%)。穿刺活检的当天再次测定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水平、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及残余尿、生活质量评分、直肠指诊、尿常规等检测指标。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前后tPSA、f/tPSA变化关系,独立样本x2检验统计两组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第1组(PSA_>4.0ng/ml且PSA下降<20%)34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tPSA由(8.11±2.09)ng/ml升高至(9.05±3.13)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PSA由(0.12±0.11)降低为(0.11±0.07),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9例,占55.88%(19/34),前列腺增生15例,占44.12%(15/34)。2、第2组(PSA<4.0ng/ml或PSA下降≥20%)50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tPSA由(7.80±3.79)ng/ml下降为(5.19±2.32)n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tPSA由(0.14±0.12)升高至(0.19±0.1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例,占6%(3/50),前列腺增生47例,占94%(47/50)。3、第1组34例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9例,占55.88%(19/34),第2组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例,占6%(3/50)。两组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3.53,P<0.05),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经坦索罗辛治疗后第1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较第2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4、下尿路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敏感性提高到86.4%,特异性提高到75.8%,避免穿刺率为55.9%,诊断准确率78.5%。结论1、血清PSA水平升高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2月后可对血清PSA水平产生一定影响。2、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下降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阴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大部分患者接受坦索罗辛治疗后,其PSA水平无明显变化,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大部分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PSA水平明显下降。3、血清PSA水平升高的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降低了穿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