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ga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在短时间内便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的青睐。啦啦操运动自2001年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几年的推广与普及,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比赛模式。  随着CUBA联赛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使得这项运动在大学校园迅速发展。激情四射的啦啦操表演是篮球赛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篮球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已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展示平台和载体。  在高校啦啦操运动具有很广泛的推广价值,它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对促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啦啦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啦啦操运动与校园文化两者互相促进,共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我国最早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是广东、广西两省,它们在啦啦操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之后四川省啦啦操运动也初具规模并逐年的扩大。近几年,啦啦操运动在辽宁省各高校普及和发展较为迅速,虽然我省的啦啦操运动队在全国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两广和四川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调查问卷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比赛暨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比赛”辽宁分赛区的参赛啦啦队进行调查,对目前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队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课题的研究能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  (1)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的管理模式改革缓慢,还未能得到关注:各地市对啦啦操运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存在差异,其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水平也就存在差异。  (2)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员以女生为主,男运动员缺乏,且参赛运动员大多数为大二、大三学生,大部分运动员训练的年限短,处于训练的初级阶段。  (3)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周末、假期。训练形式以赛前临时组队训练为主。大多数学校不能保持训练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4)辽宁省普通高校教练员队伍的结构、职称呈现出高学历的教练员职称低,高职称的教练员学历低的现象: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5)辽宁省普通高校啦啦操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得到大部分运动员的认可;教练员对科研方面比较重视,能做到科研与训练紧密结合。  (6)辽宁省大部分高校无法提供设施齐全的训练场馆,不能满足运动员的训练之需;运动队训练、比赛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校方专项拨款,自筹经费所占比例较小,并且经费投入不足,训练和竞赛经费存在一定缺口。  发展对策: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引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走国际化道路;不断完善竞赛制度;广开渠道,筹集资金;改进训练模式与内容;培养高水平教练员。
其他文献
随着体育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快速助跑和瞬间起跳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影响跳远的起跳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转入起跳和起跳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摆动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