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参加竞争的首要保证。强健的身体来自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牢固的体育观念是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中往往片面强调学校在培养学生体育态度中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另一重要教育因素:家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父母体育态度及行为调查”、“家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实施家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家长的教育的观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方法”的途径,对青少年家庭体育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认识青少年家庭体育开展的重要性。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大部分家长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处于“健身娱乐”的浅层的生物功能的认识,对体育的“遵守规则、积极竞争、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深层社会功能认识不足。不利于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教育。2、在家长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统计中,父亲比母亲表现的更为积极。在对孩子参与体育的态度上,父亲也表现的更为积极。3、父母对子女的体育参与态度有待提高。虽然从表面看父母亲对“子女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表示支持,但是,在“为文化学习消费”和“为体育活动消费”的两项回答中却出现比较明显的差距,父母这种态度的反差,将影响子女体育参与的积极性。4、家长的急功近利、教育观念、家庭体育氛围状况,青少年锻炼的坚持性、体育能力、惰性,相关的体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问题。5、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家庭教育的偏颇——忽视体育教育,不能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把体育活动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培养孩子体育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为教育的“盲点”。6、家庭体育消费内容有失偏颇。运动服装的消费比例过高,而对真正能体现体育需求的运动器材、体育培训等以及体育书报和体育门票的投入过低,不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