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信技术得以空前发展,各个行业对信号的获取变得不可或缺。为了实现信号高效、准确的接收,射频工程师也一直对接收机的结构进行改良,而无论哪一种结构,接收机射频前端的设计都是整个系统研究的重点,它对接收机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抗干扰性等重要指标的作用不言而喻。正因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接收机射频前端进行深入研究,更加突显其实用价值。本课题完成了对超外差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影响较大的两个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和灵敏度俱佳的预选滤波器的设计方案。结合课题指标,其结构采用了两级电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级联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在两级回路之间插入低噪声放大器,以此来补偿信号幅频特性出现的误差。由于指标要求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在30MHz~88MHz之间受控可变,所以由一个调谐电压来控制半导体二极管开关BA277的导通与否,进而改变谐振电容值大小,再与电路中的谐振电感构成LC谐振回路来实现信号的快速调谐。如果电容阵列取值适当,就可以使得谐振频率和二进制编码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再采用外部数字信号对它进行控制,使得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可调。其次,文章完成了对高精度、低相噪本振源的设计与实现,以此来满足超外差二次变频需求。对锁相环频率合成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基本原理以及输出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尤其是相位噪声和杂散对接收机的影响。通过对两种频率合成技术优缺点的综合判断,采用PLL+DDS的设计思路来完成硬件框架的设计。利用了DDS高分辨率、低相噪和PLL的频率和带宽优势,将高稳晶振产生的参考频率锁相倍频至800MHz供DDS1参考,输出一个180MHz~238MHz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来完成与接收机射频信号的混频。由于接收机采用了超外差二次混频,因此,从PLL输出的信号再通过DDS2模块产生一个频率为108.5MHz的信号与接收机第一中频完成二次混频。因为信号在DDS输出之后存在损耗和高频杂波,所以在电路中加入了宽带放大模块和滤波模块来完成信号最终的输出。测试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以上两个模块的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充分验证了此次设计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