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脑卒中患者康复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来源 :郑州轻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加速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本医疗制度得到了推进。近些年来农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问题受到关注,康复需求持续增加,由于受医疗条件、医疗费用及康复知识普及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农村脑卒中患者患病后治疗康复的人员数量有限,大部分病患忽视早期的有效康复,没有条件进行专业治疗训练,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更多的障碍。本文将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研究农村脑卒中康复治疗室、医生、脑卒中康复患者与家属间的需求点,通过构建用户、环境和相互关系的服务系统,进行产品设计,提高患者的体验及生活质量。首先以农村脑卒中患者为目标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与观察等工作,同时在农村卫生室与医院康复科进行调研考察,发现农村康复患者相关需求与康复设施的不足。随后,创建人物角色、构建行为模型、输出需求列表并挖掘机会点。最后,通过利益相关者,用户旅程图,服务蓝图等设计工具与方法为农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设施与系统进行设计。本课题为相关领域的服务设计活动提供了模型基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立足于农村地区的医疗发展,将服务设计理念与医疗产品设计相结合。通过康复服务系统的设计,解决农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能够在当地农村康复室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需求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实现农村脑卒中患者、康复器械、康复机构以及农村医疗从业人员之间的互动,使康复服务达到信息化。设计适用于农村康复室的康复器材,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增加智能化、组合式的功能,提升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机交互一直是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人和机器一般通过语音、姿态、脑电波追踪和视觉传感等方式进行交流,其中,人体手势作为姿态的一种能给机器传递丰富的信息。然而,手势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运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使手势在识别的问题上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识别方式要借助可穿戴设备,并利用各种传感器进行定位和识别,存在代价大、受外部影响大和识别不准等缺陷。基于深度学习的识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学科,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相互联系,都离不开阅读这一媒介。阅读是人类的一项古老的行为,文字诞生之后人类就开始了阅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