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交往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两所小学为例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经济发展的吸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浙江省各个大小乡镇,给当地带来了许多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能否融入当地社会既关系到自己的成长也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同伴作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以一所民工子弟学校(XM小学)的流动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一所公办学校(ZW小学)的流动儿童作为参考,探讨了同伴交往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办学校混合班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最好,全国班次之,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最差。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度存在学校差异,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班内是否存在本地儿童。在民工子弟学校内,与本地儿童具有较多交往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度较好。高社会融入度流动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呈现出的特征有:拥有本地好朋友、择友观开放、交往形式多样、交谈内容深入以及交友意愿强烈等。与本地儿童的交往促进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但是缺乏接触机会造成很多流动儿童并不能与本地儿童展开交往。  为了增进民工子弟学校内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往,研究建议教育者从改善外部交往环境,培养流动儿童的交往意识和交往技巧三个方面提供帮助。在外部环境上:改善制度环境,提倡更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混合班;改善空间环境,校际之间增加互动,家庭适当改变居住环境,社区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同伴交往的场地和活动;改善心理环境,营造自尊、自信的校园氛围,自由、安全的家庭氛围,和谐的社区环境。唤醒流动儿童的交往意识:要让流动儿童正确认识交往,并用良好的心态对待交往。在交往技巧上:教育流动儿童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交往中学会适当暴露,主动寻求交往;学会使用恰当的交往媒介,顺利开展交往。
其他文献
中国和美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是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国家人才的培养,更决定着国家的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的少数民族发展
当今社会是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的社会,人们处于一个不论是在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时代。而传统教学也在原有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元刻板印象的概念是由Vorauer等人在1998年明确地提出(Vorauer,Main,& OConnell,1998),它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或看法。在过去的几十年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在教育领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为了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