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源自政党的执政权威的确立,而执政权威的确立又来自执政对象的深刻认同。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形势,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应适时变革和调试,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不断实现执政党本身的现代化。鉴于中国党政关系的政治体制背景,可以说,党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着眼点就是确立党的建设与改革的系统目标。按照笔者理解,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学习型政党与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统领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全面深化的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利益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战斗堡垒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如何回应农村全面变革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如何为农村的改革保驾护航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就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服务作用,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问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指明了方向。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包括问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以及创新点。问题缘起中对立足“新形势”下的课题研究做了界定。正文部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理基础。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具体行动,是贯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局的灵魂任务。研究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着眼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质”的规定性,必须借鉴当代西方政党为适应执政环境的复杂局面由稳定到变迁的转型理论与实践经验。第二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与趋势。鉴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较为完善成熟和中国的党政关系背景,文章阐述了我国服务型政党与服务型政党建设内在相关性。本章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做了分阶段的历史考察,对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环境与新背景要做了简要分析。本章还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实践的基本特点,以便对后文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向。本章立足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从现代政党的社会属性、政党形象、政治动员和政党变革的顶层设计等方面论述了服务型政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章还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民主政治、市场发展、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角度阐释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障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与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时,必须以农村的特殊具体的环境为前提。结合农村的变革,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是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思路。本章从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利益障碍、组织障碍、制度障碍、认同障碍和心智障碍等五方面解剖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分析。面对当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各种现实挑战,要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职责与历史使命,笔者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主体保障和系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路径对策。结语部分,笔者从提高党的农村治理能力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探索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提出了系统与要素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