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1953年7月宣告休战的朝鲜战争,在过去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结束;而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人民,还在苦苦期盼着家人的团聚和祖国的统一。韩国作为战争的发生地,战争期间和战后出现的许多文学小说,都对这场战争做了深刻的反思,即走出浓重的意识形态批判,较客观地看待这场战争,积极鼓励人民重建因战争而毁坏的生活家园与精神世界。这些小说从内容上看,大多数是以难民的苦难生活与骨肉分离为主,而对战争前线血腥战斗的描写却为数甚少。其原因为,当人们可以采取客观态度分析朝鲜战争时发现,这场战争其实是大国之间意识形态冲突导致朝鲜同族的相残。同样,美国作为朝鲜战争的主要参战国,在人力物力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美国国内,对这场战争的质疑与日俱增,出现了一系列质疑与批判美国这次“警察行动”的小说。但是,与韩国小说截然相反的是,美国小说大多数是描写朝鲜战争的战斗小说,而描写朝鲜人民苦难生活的小说却只是凤毛麟角。
战争罪恶的及至,莫过于对无辜生命的肆意践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无情摧残。因此,描写难民生活,尤其是着重描写女性与儿童生活的小说大量出现,并成为较真实反映战争罪行的最有力佐证。韩国的朝鲜战争小说,大多数是以朝鲜人民的苦难生活为内容,声嘶力竭地声讨这一场使朝鲜半岛六分之一人口死伤的战争。在韩国,50年代末期出现的三部短篇小说《误发弹》、《肖利·金》、《不信时代》,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朝鲜战争给人民,尤其是给女性与儿章带来的苦难与绝望。这三部小说不但摆脱了前一时期小说中普遍存在于意识形态下的主观偏见,以及悲痛、绝望且不能自拔的感伤情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在痛苦中挣扎的朝鲜人民,面对现实,勇敢地活下去。
1992年,曾经在53年作为美军随军牧师,到过朝鲜的犹太裔美国作家哈依穆·波特克,发表了描写朝鲜人家庭逃难生活的长篇小说-《我是泥土》,披露朝鲜战争给朝鲜半岛人民带来的苦难。然而,通过对这部小说的具体分析,不难发现,朝鲜难民的苦难并不是波特克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在他看来,比无辜人民的苦难、死亡更加重要的是精神的寄托与虔诚的信仰。以上这几部小说中均塑造了因战争而被迫远走他乡、骨肉分离、生离死别的朝鲜难民形象。它们分别从两种不同角度,描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也是两种孑然不同的思想,即自强不息的自我奋斗精神与东西二元对立下的西方文化霸权。
本文通过对韩国50年代末期的三部小说《误发弹》、《肖利·金》、《不信时代》与美国的《我是泥土》中的女性与儿童难民形象的比较,剖析韩国的三位作家李范宣、宋炳洙、朴景利与美国作家哈依穆-波特克,在看待朝鲜战争与战争难民时所采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个是从自身出发的反思与觉悟,另一个是从西方人的价值标准出发的对东方“他者”的解读与言说。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造成这两种不同态度的根源。
本文借鉴大量史料,批判这场战争给朝鲜半岛女性与儿童身心造成的极大伤害,颂扬朝鲜女性坚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本文还从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出发,揭示东方主义下西方的虚伪与不公正,呼吁东方与西方世界的平等,以及相互之间的和平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