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是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中国金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引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产生背景、进程及其评价,通过收入结构、客户结构以及业务结构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而重点从盈利方式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阐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并综合国内外在利率市场化实践中举措,尝试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应采取的对策:首先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从传统的以利息收入为收入利润来源主体的盈利方式逐步通过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创新中间业务产品来实现盈利的可持续性;其次,完善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包括优化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和构建资产负债定价体系等;第三,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探索综合化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型,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本文随后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D银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经营模式转型实践为例,分析了 D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经营的优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结合D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经营实践,归纳了 D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经营模式转型的策略建议,主要包括创新发展非利息收入、加强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以及大力发展综合化经营等。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快速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经营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