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苋属(Amaranthus L.)隶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 Juss.),全球约有74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苋属物种在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胞果形态以及果实开裂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分类上一直存在分歧。我国目前已经发现并报道的苋属植物有18种,均为外来植物。由于苋属植物在形态上相似性较高,并且我国对苋属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了解苋属植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对于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苋属(Amaranthus L.)隶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 Juss.),全球约有74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苋属物种在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胞果形态以及果实开裂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分类上一直存在分歧。我国目前已经发现并报道的苋属植物有18种,均为外来植物。由于苋属植物在形态上相似性较高,并且我国对苋属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了解苋属植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对于研究谷物苋属植物和蔬菜苋属植物的起源和改良,以及杂草苋性状的进化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苋属进行研究,基于18种苋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解决苋属系统发育的问题,并选取不同亚属的代表性植物完成种子萌发和形态测定,以此支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结果,结果如下:(1)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18种苋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均表现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苋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0.356 bp-150.776 bp,一对反向重复区IRs(24.340bp—24.392bp)将大单拷贝区(LSC)(83.533bp—84.102bp)和小单拷贝区(SSC)(17.915bp—18.125bp)隔开。全基因组包含128-131个基因(84—8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6—37个t RNA和8个r RNA)。所有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含量、顺序、AT核苷酸含量、反向重复区边界结构和密码子偏好性都有很高的相似性,仅在反向重复区收缩扩张上有差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假基因的存在。简单重复序列(SSR)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A/T单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数量最丰富并且有较强的A/T偏好性。m VISTA显示18条苋属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有较高的相似性。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能够用作开发分子标记(Pi>0.02)的高变异区有一个(ccs A)。系统发育树清晰显示苋属3个亚属的物种组成及亲缘关系。(2)苋属种子萌发差异分析:本研究在三个亚属中共选取苋(A.tricolor)、绿穗苋(A.hybridus)、北美苋(A.blitoides)、繁穗苋(A.cruentus)、刺苋(A.spinosus)、皱果苋(A.viridis)、糙果苋(A.tuberculatus)、凹头苋(A.blitum)和长芒苋(A.palmeri)9种代表性苋属种子,测定其在5个变温处理(15℃/5℃、20℃/10℃、25℃/15℃、30℃/20℃和35℃/25℃)下15天内的萌发状况。除了苋和凹头苋外,其余7种苋属种子在15℃/5℃处理下均为低萌型萌发,它们的萌发率都低于20%;长芒苋在20℃/10℃、25℃/15℃、30℃/20℃和35℃/25℃四个处理下的萌发率都在98%以上,属于爆发式萌发,在相同处理下是爆发式萌发的物种还包括北美苋、繁穗苋和皱果苋,苋、绿穗苋、刺苋、糙果苋和凹头苋都是过渡型或缓萌型萌发,这是一种谨慎应对环境变化的对策。(3)形态差异分析:基于同一环境完成苋(A.tricolor)、绿穗苋(A.hybridus)、北美苋(A.blitoides)、繁穗苋(A.cruentus)、刺苋(A.spinosus)、皱果苋(A.viridis)、糙果苋(A.tuberculatus)和长芒苋(A.palmeri)8种苋属植物的同质园实验,明确了8种苋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北美苋在75天内的株高一直是8种苋属植物中最小的,长芒苋在开花之前一直是8种苋属植物中最高的,糙果苋和绿穗苋的株高分别在第39天和48天开始显著增加。刺苋是8个苋属植物开花最早的,繁穗苋开花最晚。皱果苋的相对生长速度最快且比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物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繁穗苋的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周长和叶面积都显著高于其他7个物种,相反,北美苋的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周长和叶面积都显著低于其他7个物种。8种苋属外来植物都拥有较高的生物量,尤其是长芒苋和糙果苋等杂草苋的生物量很大。
其他文献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接壤,地处辽河平原西北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史上阜新市作为重要的矿产基地,经过几十载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矿产资源日趋枯竭,且自然环境受到较大污染破坏,城市内日常工业生活用水依赖于地下水水源,为了更好的保护阜新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结合阜新市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特点等,使用多种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对比之间差异,选取最为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生物质炭作为新型的环境友好类吸附剂,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备受人们关注。但生物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自身的理化特性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物炭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及污染环境的修复效果。本文以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在不同的裂解温度(250、350、500和700℃)下通过限氧升温法制备得到不同炭化温度的生物炭,并采用不同的老化方法(干湿交替老化、微
凋落物分解是草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评估及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气候、凋落物初始化学性质、土壤生物及非生物性质等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硫(S)沉降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硫沉降通过影响土壤的酸碱度及养分有效性,改变凋落物质量、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本研究依托半干旱草甸草原硫添加实验,系统研究了硫添加对羊草(禾本科)、针茅(禾本科)、寸草苔(莎草科)、白头翁(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公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当前,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尚需全面落实,公安教育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距离“两性一度”和公安“金课”标准仍有一定差距,课程质量有待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新时代加强警务人才培养,应当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立德树人
阿特拉津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由于其价格低廉,除草效果良好,在我国东北地区被广泛用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过程中杂草的去除,其大量使用对公共卫生和环境存在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近年来,秸秆生物炭还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生物炭能够吸附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并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然而目前关于秸秆生物炭对东北地区典型农田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其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污泥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随意处置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于污泥的合理处置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选取沈阳市17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分析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将污泥按比例用于草坪草的栽培基质,研究污泥施入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污泥基本理化性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加剧,河流受氮污染情况日渐严重,宁波市甬江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值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本研究以甬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6-2021年水质监测断面历史数据对甬江流域总氮污染情况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在2022年制定加密采用点位,在不同水期进行总氮现状分析与调查;收集甬江流域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建立甬江流域本土化HSPF模型,对2018-2021年水文、水质、入海通
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s)是一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高毒性、多态性、持久性、来源广和生物蓄积性强等特点,对水土环境功能、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本研究着眼于有机农业生产活动中,施肥与灌溉等过程引入农田地下水系统的SEs,使用溶剂热合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Fe3O4@MIL-101(Cr)。设计静态吸附批实验及动态砂柱(P
土壤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资源。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等活动导致重金属进入土壤,并通过生态系统逐步聚集到人体。本研究通过对北方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共设置了175个采样点,分别采取了0~0.2 m、0.2~0.5 m两层土壤样品,对Cd、Hg、As、Pb、Cr、Cu、Ni、Zn八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主
本论文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为研究区,结合地理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耦合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水需求服务模型、水资源安全指数等多种方法,以可视化方式模拟了研究区水供给服务空间分布格局;并在Arc SWAT划分子流域基础上对水供给服务进行空间流动模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识别水供给服务生态补偿的主客体,以水资源供给量为标准,量化都市圈内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生态补偿需求强度、生态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