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长江流域及广大南部地区血吸虫病病情又有所回升。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杀灭钉螺——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迫在眉睫。本论文从兴林抑螺及抑螺剂研制这两方面同步进行。抑螺防病林的设计与建设是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抑螺剂也是杀灭钉螺的有效手段。在课题前期,团队已经对具有抑螺杀螺效果的林木进行了杀螺活性的鉴定,筛选出了杀螺有效成分浓度远低于一般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千金藤碱。抑螺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林业血防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子专题(项目编号 2011BAD38B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长江流域及广大南部地区血吸虫病病情又有所回升。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杀灭钉螺——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迫在眉睫。本论文从兴林抑螺及抑螺剂研制这两方面同步进行。抑螺防病林的设计与建设是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抑螺剂也是杀灭钉螺的有效手段。在课题前期,团队已经对具有抑螺杀螺效果的林木进行了杀螺活性的鉴定,筛选出了杀螺有效成分浓度远低于一般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千金藤碱。抑螺防病林设计主要任务为根据课题前期实验结果和文献,筛选具有抑螺活性成分的适植乔灌草及藤本植物,并据此设计不同地形地貌,具有明显抑螺效果的示范林模式。造林模式的构建整体设计参考《“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综合治理和开发三滩”的可行性报告》、《抑螺防病林的指导原则与设计思想》、《抑螺防病林的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等规范,并结合安徽等地实地环境特征做出规划调整。设计以安徽四类螺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形为模型,做不同的抑螺防病林模式的设计方案。分别为风景区丘陵地、一般丘陵岗地、大堤滩涂地和湖群滩涂地。针对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环境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做出做适合的改造和建设。在植物配植方面,既要考虑到植物抑螺效果,也要遵循植物经济性、安全性、美观性、适植性等原则,做出合理完善的配植方案。最终经过多方面的筛选,确定植物种类为以下几种:香樟、枫香、苦楝、无患子、夹竹桃、荷青花、白屈菜、薄壳山核桃、龙葵、大叶冬青、千金藤、蛇床、大叶黄杨、黄山栾树、红枫、垂丝海棠、腊梅、紫薇、枫杨、麻风树、山胡椒、飞龙掌血、月季、血水草、博落回、山胡椒、云南黄馨、菖蒲、墨西哥落羽杉、垂柳、千屈菜、菊芋。早年间比较流行的化学杀螺剂大多有毒性,不仅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且市场价格也比较昂贵;在几十年的抑螺行动下,钉螺很有可能会对仅有的几种抑螺剂产生耐药性。因此,在当前钉螺面积增加,疫情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植物抑螺药物的低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研制药剂,在淡水环境下杀灭钉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植物抑螺剂多为水浸液药剂,灭螺多采用浸杀、喷洒的方法,容易对水体和其他生物造成污染、伤害;杀螺效果也会因挥发、稀释等原因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以团队前期鉴定的有效植物源杀螺活性成分--千金藤碱为植物源研制开发抑螺剂,开展不同剂型(包括颗粒剂、粉剂、水剂等)、剂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应用包埋技术使药剂在水中也拥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更好的杀灭钉螺,有效的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利用海藻酸钠包埋千金藤碱、白屈菜红碱等具有杀螺活性的植物源,以此制备杀螺剂,使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对杀灭钉螺更高效。后期对制备得到的药剂缓释效果进行高效液相检测,实验证明药剂包埋效果良好,48h后抑螺剂溶解度仅为8.66%。最后进行以千金藤碱为植物源制备得灭螺剂的药效试验,试验表明,浓度为50g/L和100g/L灭螺药作用24h,湖北钉螺的死亡率均为100%,上述两种浓度的抑螺剂对湖北钉螺有显著的杀灭作用。
其他文献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是一群非适应性或泛嗜性的沙门氏菌,能引起各种家禽和哺乳动物的传染病,也可引起人类感染,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沙门氏菌致病性主要与基因组上成簇分布的编码致病相关基因的特定区域,即毒力岛(SPI)相关,其中SPI-1和SPI-2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沙门氏菌利用其毒力岛上的三型分泌系统(T3SS)向宿主细胞内分泌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5%以上,年出口10万吨以上。但现有的香菇产地干制加工技术主要基于传统干燥工艺,干制品存在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目前对香菇风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成品的风味,对加工过程中香菇风味的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难以给香菇干制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本研究采用高温前处理工艺提高加工制品的品质,开展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植物生长进化过程中,受生长环境限制,会受到非生物胁迫的侵害。园艺植物作为经济植物,诸如干旱胁迫、冷胁迫、盐胁迫这些非生物胁迫的迫害会影响到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结果,进而影响到其经济效益的好坏。梨树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生产量最高的园艺经济植物之一,干旱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黄金梨作为广受市场欢迎的一种品种,其本身抗旱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干旱胁迫问题的侵扰。多年研究成果来看,植物干旱胁迫下的代谢途径已
花青素属于植物的次生(级)代谢物,是构成草莓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对于形成果实外观品质至关重要。花青素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可以保护植物自身抵抗低温、紫外线和病虫害等,更有重要的保健和医疗功能。花青素苷一般是在细胞质中合成,而在液泡中贮藏。同时,蔗糖是一种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初级代谢物,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论文开展花青素和蔗糖在细胞内的转运相关研究,对于阐释花青素和
内吸性农药具有广谱、高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对有害昆虫及病原真菌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农药喷施于农作物之后,残留在植物表面的农药会受到自然光解与水解作用而降解,而渗透到植物组织内的部分则可能会被植物代谢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目前有关农药的代谢物残留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吡虫啉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标准化合物光降解、及其在离体茶苗、悬浮细胞代谢进程为
山茶属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中国是山茶属植物的原始发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分布有该属85%左右的物种,包括茶、油茶和山茶等多个食药用和经济作物。由茶树叶片加工而成的茶叶含有多酚、生物碱、氨基酸、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茶的降脂功效也被广泛报道。油茶和山茶是山茶属中除了茶以外的主要经济作物,他们的叶片是否和茶叶一样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山茶属中茶、山茶和油茶三种植物的叶片,利用高热量膳食诱导
毛竹,一种常见的速生竹,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近几年,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毛竹的竹材质量和竹笋产量。为了解决毛竹的干旱问题,我们展开了毛竹抗旱功能基因的研究。本研究首先从毛竹中鉴定出一个受干旱胁迫显著诱导的Phehdz45转录因子,并对其结合特性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转入水稻中获得过表达株系并进行抗旱功能分析。主要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
为研究根际亲和性解磷菌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促生分子机理,本研究选用实验室前期采取选择性培养基和凝集素双重筛选方法从小麦根际筛选的对小麦具有特异亲和性的35株根际解磷菌为材料,通过Hoagland半固体培养基培养、盆栽种植、水培实验,考察菌株促生特性。选取1株促生效果优良的解磷菌株,采用根袋实验追踪其在小麦根际定殖规律及促生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菌株对小麦根系发育相关基因Ta An
茶叶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其相应的生物活性,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因素众多,其中茶叶的加工工艺是判断六大茶类的主要依据,也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研究加工工艺对茶叶生物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降脂活性是茶叶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之一,本研究采用同一种鲜叶原料,根据典型茶叶加工工艺制得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五种茶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叶主要化学成分,进一步利用高热量膳食诱导C57BL/6肥胖小鼠模型
蓝藻的爆发会严重影响水体环境和水产养殖业,蓝藻释放的毒素会对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型真菌降解蓝藻模式,菌丝体可以通过包裹藻细胞的方式在短期内消除藻细胞,水体变的澄清透明。但是,对于这种新型的真菌噬藻分子机制仍了解较少。本研究利用两株高效消除蓝藻的真菌云芝F21a(Trametes versicolor)和烟管菌T1(Bjerkandera adusta)为供试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