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乡村发展研究——以湖南省通道县阳烂村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全球一体化”日益将世界各国人民卷入“地球村”,世界文化不断突破各民族文化的地域界,使得我国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文化转型。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社会,农村人口依然占相当的比例,乡村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部分。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目标,乡村社会发展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术界提出了诸多的理论、思路、方法,甚至发展模式。从此,如何发展乡村社会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和研究方向。  本文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阳烂侗寨“人”“文”“地”“产”“景”“神”六个方面的理解与把握,在当今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进程中,侗族村民以“文化自觉”的方式推进村落建设。本文以文化自觉和多元进化论为理论指导,探讨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在强势的主流文化冲击下,如何成为该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导文化,在文化自觉中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以此促进乡村社会的永续发展。  作者经过对田野点的踩点对比,最后把阳烂村落作为此研究的田野点展开研究。阳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保存有良好的文化传统;该村落不同于周边的侗族村寨,主要表现在村民主动自觉的寻求村寨发展的愿望。正是这种村民草根的文化自觉,为本村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选择该田野点做研究,可以为乡村发展研究提供较好的范本。  在田野调查中,主要利用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全面搜集了阳烂的“人”“文”“地”“产”“景”“神”六个方面的资料。通过所获资料的分析,发现阳烂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如何建构起自身的文化,在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冲击下如何加以应对,尤其是村民对本民族文化加以保存、传承与发展,并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最终找到村寨发展之路。  全文透过阳烂村“人”“文”“地”“产”“景”“神”六个方面的研究,全面展现了阳烂村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出了文化自觉在乡村发展中的主导性。通过本研究,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对函数的性质做了如下要求:(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2)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而计算机辅助
期刊
我国自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渐渐发展起来。农民大胆探索,学者深入研究,政府积极推进。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
学位
发展壮大牧区集体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特色小康牧区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参照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