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有机近红外光热转化材料由于具有种类多、易调控、易修饰和柔韧性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用的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主要包括卟啉、吲哚菁绿、有机自由基和共轭有机半导体(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合物或单体)等。然而,这些材料复杂的设计和合成极大地限制了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的发展。因此,十分必要开发新型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有机共晶材料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捕获光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近红外光热转化材料由于具有种类多、易调控、易修饰和柔韧性等优点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用的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主要包括卟啉、吲哚菁绿、有机自由基和共轭有机半导体(如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合物或单体)等。然而,这些材料复杂的设计和合成极大地限制了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的发展。因此,十分必要开发新型有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有机共晶材料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捕获光的能力,这为近红外光热转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已有多篇论文报道有机共晶策略应用于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然而,目前报道的有机共晶光热转换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的构效关系并不清楚,这使得灵活选择合适的原料构建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十分困难,大大限制了有机共晶光热转换材料的发展。在本论文第二章工作中,我们将供体芘(PY)分别与受体共轭四氰化物分子四氰基苯(TCNB)、四氰乙烯(TCNE)和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进行自组装获得了三种共晶材料:PBC、PEC、PQC。通过调谐受体的结构,实现了这些共晶材料由光致发光(PBC)转变为光热转换(PEC和PQC)的调控。在近红外激光(808 nm)激发态下,PEC和PQC共晶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可达80.9和83.3%。研究表明,共晶中受体的-C(C≡N)2基团旋转是激发电荷转移态发生高效非辐射跃迁的主要方式,从而实现了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调控供体的框架结构来构建高性能的光热转换共晶材料。因此,在本论文第三章的工作中,设计了两个同分异构体分子(菲(PT)和蒽(AT))和两个吸电子分子(7,7,8,8,8-四氰醌(TCNQ)和2,3,5,6-四氟-7,7,8,8-四氰醌二甲烷(F4TCNQ))自组装获得了四个共晶材料(PTQ、PFQ、ATQ和AFQ)。通过调谐给体的分子构型和受体的吸电子能力,探索了共晶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光热转换性能的内在调控因素,并测试得到PTQ、PFQ、AFQ和ATQ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为35.85、44.74%、60.53和57.00%。研究表明,ATQ和AFQ中π-π堆积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近红外光的捕获能力,而共晶材料的p-π相互作用可调控-C(C≡N)2基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异的光热转换材料AFQ与多孔聚氨酯泡沫材料构建一个蒸发效率达1.33 kg·m-2·h-1的太阳能驱动水蒸发系统。本论文工作对有机共晶光热转换材料的激发态衰减动力学、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晶体构型对光热转换机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有机共晶材料的内在光热转换机理,为设计新型高效的有机共晶光热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苝二酰亚胺由于具有很好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在可见光区具有强而宽泛的吸收,近乎100%的荧光量子产率,价格低廉且化学结构易于修饰,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这些优点使得它能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固态光伏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通过有机工业染料苝二酰亚胺为骨架,在苝二酰亚胺的邻位和湾位连接ullazine结构单元构建D-A型苝二酰亚胺类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质谱等
草地作为地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草地覆盖度是反映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可定量描述区域草地的生长状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灾害频发。蒙古高原草原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较为单一的植被类型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因此,探究蒙古高原草原区草地覆盖度对干旱的响应规律,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MOD
航空运输业肩负促进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使命。目前,民航业正在经历从大规模生长到高效益发展的攻坚转型期,从注重规模走向注重效益,从局部化走向国际化。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民航业必须通过智慧民航建设来解决行业发展难题,拓展绿色发展路径,提升行业发展空间,构筑行业发展竞争新优势。本文以绿色民航的理念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民航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具体而言,本文包括四个
有机荧光材料由于其种类丰富、结构易调谐、光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显示、照明、生物和化学检测等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但是,大多数荧光材料都面临着聚集导致淬灭(ACQ)的问题:它们在稀溶液中能够有效地发出荧光,而在聚集态时则由于有害聚集体的形成促进了激子的相互作用和非辐射途径,荧光因此被减弱甚至完全淬灭。这极大限制了发光源在光电器件、显像剂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因此,发展适当的物理、化学或工程
湖泊是自然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调控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演变、保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中有重要的功能。水体透明度指水体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也称为塞氏盘深度,是描述水体光学重要参数之一,是评价湖泊水质的一项关键指标,它与水体中的有色溶解有机物、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等密切相关,可以直接地反映湖水的清澈与混浊,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为水域生态系统提供有效的信号,因此,在
韧性城市的研究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为衡量呼和浩特市韧性发展状态,采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与能值生态足迹等方法,结合“规模-密度-形态”城市韧性研究框架,测算1991-2019年呼和浩特市规模、密度、形态韧性指数,利用多边形法测算城市综合韧性;运用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呼和浩特市县域的城市韧性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住在城市中人们对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迫切希望在适度的范围内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在2018年颁布了最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生活圈”概念,其中包含了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的划分标准,以及配建公共设施的标准,为居住区规划制定了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标准》中15分钟生活圈的
蛋白A免疫吸附是一种借助葡萄球菌蛋白A能特异性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高效结合的原理,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清除致病性抗体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领域,安全性较好,其对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传统血浆置换相当。该文就该技术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时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环境的快速变化导致草原火灾频繁发生,由草原火灾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中蒙边境地区。活可燃物含水率定义为单位质量可燃物的水分含量,是影响野火行为的关键植被变量,它与火灾的点燃和传播高度相关。杜拉尔林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西北部,处于下风口,易受西北风的影响下蒙古国火灾蔓延至该区域,使杜拉尔林场处于高火险区。本文以中蒙边境地区的阿尔山杜拉尔林场林缘草地活可燃物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2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不断加快,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出现,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演变过程也和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蒙古高原地处北纬37°至北纬53°之间,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从植被的多样性来看,蒙古高原的植被资源依然相对丰富,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