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当今中国继续谱写着当代文明伟大的乐章。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社会却潜伏着令人担忧的国民道德危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却有明显滞后的情况,道德缺失现象层出不穷、触目惊心。探寻道德缺失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根源,提出构建适宜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公民基本道德应对策略,对于解决新时期道德建设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道德缺失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诚信缺失。中国目前正处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在党政领导机关,个别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在经济活动中少数市场主体偷税漏税、商业欺诈、侵权盗版、制假贩假等;在学术界、理论界,个别学者功利思想严重,剽窃、盗用他人科研成果,侵犯知识产权,出现了学术腐败问题。二是价值观扭曲。由于道德价值追求的迷失,些人的心灵严重扭曲。他们找不准生活的坐标,沉湎于一种安逸、享乐的生活中。“比阔攀富”、“权力至上”、“拜金主义”的氛围,一度笼罩了我们的社会。三是婚姻家庭的道德缺失。婚外情、家庭暴力等婚姻家庭的道德败坏现象日益凸显。四是职业道德缺失。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结、随意扩张权利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买官卖官)。五是社会责任感缺失。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感、功德心十分缺乏。看到别人遭遇抢劫漠不关心;看到有人受伤见死不救;公交车上无人主动给老、弱、病、残者让座。不经意间,人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面抱怨人情冷漠、信任危机,一面又为自己高筑壁垒、紧闭心扉,对身处困境者表现的极其麻木和冷漠社会基本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教育的原因,又有文化的因素,更有时代急剧变迁时对传统道德文化冲撞和排斥的影响。本文分别通过经济体制转型、道德教育缺失、制度的不完善,三个方面对当代道德缺失现象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地治理措施。要根治道德的缺失,不能仅停留在对恶的道德指责和呼唤人心向善的层面上,还必须建立制恶的社会机制,综合社会各种手段实行全方位治理。首先,遏止道德的颓败必须要健全市场经济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市场法则,这不仅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前提和保证,而且也是阻抑道德堕落的有效手段。其次,遏止道德堕落,必须实行社会公正原则只有在调节社会关系时,贯彻公正的法则,使社会成员的作用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之间、恶行与惩罚之间、善行与奖励之间、贡献与索取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彼此适应,才能达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及个体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