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落里的传统观念正在消失,尤其是传统的赡养观念的消失。当前,农民既要为子女提供教育和发展费用,又要赡养老人,双重压力让他们选择了新的赡养模式。这种双重压力让代际冲突逐步扩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村落生活的传统方式渐趋瓦解的情况下,老人和子女的冲突是怎样产生和加剧的呢?孙辈是缓和还是加剧了了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冲突?这些是笔者将要讨论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河北省东北部的Q市中赵氏家族三代人的养老行为和态度,研究代际关系和代际冲突的转变。从集体化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入的21世纪,赵氏家族的养老行为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单向赡养到代际交换,再从代际交换到代际剥削。赵父赵母对子女的差别对待以及“男孩偏好”的观念,加剧了他们和三个儿子的冲突,也导致了三个儿子之间的冲突。由于赵父赵母的差别对待,导致了三兄弟的家庭成员交往次数急剧减少,孙辈之间的联系也减弱到熟人打招呼的程度。父代和孙辈之间的关系淡化到节日时的简单问候。老人有多少经济资源和对子女是否平等对待,影响他们是否得到子女的赡养和代际冲突是否严重。代际冲突既受到观念变化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同时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代际冲突的转变。 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养老行为和观念在几代人之间发生了转变。父代恪守“养儿防老”和孝道观念,希望儿子们赡养自己。子代希望父母自养,或者与其他子女共同承担赡养责任,并与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对等。而孙辈为了增加自己在城市中生存和竞争的机会,希望政府承担赡养责任,父母给予自己更多的资源,形成代际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