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17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18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在族源上分属华夏、百越、苗瑶、百濮、氐羌等五大族系,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现在的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0个民族乡的分布格局。各民族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分别发展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贵州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贵州民族地区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发展与民族发展。但是,随着旅游开发与经营的深入,贵州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也逐渐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实现。尽管贵州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然而却长期陷入“富饶的贫困”之中:一方面,多山的地理环境将贵州各民族分割在各个相对孤立的区域内,导致民族发展的封闭与滞后;另一方面,由于贵州民族地区在历史上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蛮荒之地”,且各种民族压迫使被压迫民族纷纷迁徙到境内山区和偏远地区,制约了各民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交往,阻碍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民族发展的困难。受历史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贵州民族地区大多也是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欠发达地区,当地民族的发展问题也涉及“三农”问题、贫困问题、生态问题等内容,具体到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则更加繁琐。在贵州民族地区与当地民族依托旅游业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旅游业对民族发展的意义在于:通过产业集群效应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民族的社会生产力。从贵州民族地区30多年的产业历程来看,境内旅游业主要侧重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对当地民族发展的关注却相对不足,导致旅游开发与经营未能完全结合当地实际,影响了产业发展与民族发展的质量。对民族发展而言,经济只是民族发展诸多内容的一个部分。除经济之外,民族发展还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是民族的其他内容发展的基础,但其他内容的发展也制约着民族的经济发展。因而,民族发展取决于经济与其他内容的协调,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协调运动。目前,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在推动了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忽视民族其他方面的内容而弱化了当地民族的发展能力。我们看到,由于旅游业中的开发过度与经营不善,引发了民族地区经济差距拉大、文化发展失范、生态环境破坏、权益保障不足、社会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也证明了,单纯的经济增长已难以解决当前贵州民族地区的民族发展问题。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贫穷与落后既是贵州的基本省情,也是境内民族地区的基本区情。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以及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加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关注民族地区旅游业中的民族发展问题并给予解决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在西部大开发加速发展阶段(2010-2030),在区域经济实现增长的过程中发挥旅游业的积极作用,促进贵州民族地区各民族实现质的演进与量的提高的关键。因此,贵州民族地区应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保障当地民族的发展权益,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旅游业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提高当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利用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实现后发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