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丽丝·门罗一生都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在她的短篇小说中,时间不仅有着结构上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影响主题的功能。门罗善于用简短而精炼的语言记叙普通人的生活琐事,她笔下主人公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却充满各种冲突与矛盾。国内外学者对门罗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以及叙事学方面。然而,在门罗的短篇小说中,时间的创造性运用使平淡无奇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莫测的魅力。通过对时间逐渐娴熟的操控,门罗探索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并揭示了生活的真谛。本文旨在通过对门罗短篇小说中线性时间、心理时间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分析,探讨门罗短篇小说中时间与叙事的关系及其对主题的重要作用。本论文将爱丽丝·门罗的14部短篇小说集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68年到1986年;第二个时期从1990年到2001年;第三个时期从2004年到2012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了门罗对时间运用日臻醇熟的发展轨迹:从以线性时间为主导的早期,到分别以心理时间和碎片化时间为主导的中晚期。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探讨了门罗短篇小说中线性时间与叙事之间的关系。该章以《男孩和女孩》《我是如何遇到我的丈夫》和《爱的进程》为例,论证在线性时间主导下的叙事,故事情节连贯,易于读者理解与把握。在易于把握的线性叙事中,门罗的短篇小说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亲情、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以及成长过程中女性身份意识的萌发与发展。第二章探讨了门罗短篇小说中心理时间与叙事的关系。门罗中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心理时间聚焦人物心理的变化,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巨大反差,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该章通过对《荒野小站》《好女人的爱情》以及《熊从山那边来》的分析,展现了人们面对生活压力和多种选择的复杂心理。第三章探讨了门罗短篇小说中碎片化时间与叙事之间的关系。碎片化时间打破了叙事的连贯性,给故事的理解增添了难度,因此读者只有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重组才能够把握故事的主旨。该章通过对《播弄》《脸》以及《亲爱的生活》的分析,展现了门罗眼中的生活是由许多点点滴滴的琐事组成的,而不是充满了伟大事件的生活。本文通过对门罗短篇小说线性时间、心理时间和碎片化时间的分析,展现了门罗不动声色的叙事魅力。虽然门罗的短篇仅仅围绕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但她在线性时间的基础上对心理时间和碎片化时间的灵活运用,让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叙事中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平凡生活的复杂性。而门罗短篇小说常有的神秘式开放结尾,则更吸引着读者通过不断重组故事情节来达成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