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由于病因不明,口腔溃疡的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缺少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指标。口腔溃疡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选用激素、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属中医“口腔上火”或“口疮”的范畴。其病因常为过食肥甘辛辣、煎炒及嗜酒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或思虑过度、郁怒忧伤化火,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课题提出口腔溃疡的发病符合温病“伏气”理论,并与中医体质学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一文献研究本文综述了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以及现代中医学家在临床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国内外西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目前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的趋势及方向。综述表明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疮的病因与治疗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一时降低或长期低下有关,在临床上尚无系统确切的治疗方法与根治药物。祖国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变部位虽在口腔,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脾胃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烟酒辛辣等,致脾胃受损,热郁中焦,火热上炎,致口腔黏膜糜烂,以成溃疡。故火热、脾虚为本病的两大致病因素,脾虚为本,热邪上灼于口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二、临床研究1.研究目的: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研究方法:台湾地区合作研究门诊符合口腔溃疡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以及口腔溃疡中医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阴虚火炽证和湿热蕴毒证。4组分别采用温病方凉膈散、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连阿胶汤和甘露消毒丹进行治疗。3.研究结果:3.1、本研究共收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1.28±13.84岁。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口腔溃疡的平均发作频率为4.66±1.84月;口腔溃疡的平均数量为3.24±1.58个;口腔溃疡的平均面积为2.71±0.73mm。3.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分析,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41.3%;其次热灼胸膈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32.6%,而最少的证型为热郁少阳证。3.3、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分析,在所观察的主要症状中,出现咽干口燥的症状最多,占63%;其次的症状为口苦而干、纳食呆滞、脘痞胸闷占40%左右,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硬结等症状占30%以下。3.4、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舌象分析,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舌红为主要舌质,占76.1%,而舌淡红或正常舌质占23.9%;苔黄腻、苔黄燥均占34.8%,而苔白腻占10.8%,黄苔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主要舌苔,占69.6%,兼有腻苔者为45.6%,苔少者为19.6%。3.5、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相关性分析发现,阴虚火炽证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最长,平均为5.3±2.1年,其与湿热蕴毒证、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湿热蕴毒证的平均病程为3.1±1.4年,与热灼胸膈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分析,阴虚火炽证、湿热蕴毒证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分别是5.6±2.84次/年和4.31±+2.41次/年,两组与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口腔溃疡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最少的为热郁少阳证组2.5±1.64次/年。3.7、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热灼胸膈证的疗效最佳达100%,湿热蕴毒证的疗效为94.8%,而阴虚火炽证、热郁少阳证的疗效则分别为87.5%和75%,但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的总有效为93.5%,其中愈合率达78.3%。3.8、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温病辨证治疗后,随访6个月。调查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为3.87±1.42年,较治疗前的发作频率有所减少,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研究结论:4.1“伏气”温病理论符合口腔溃疡的发病、临床症候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遗传或免疫缺陷为病邪的伏藏和反复发作提供了基础;由于感染病原体的致病特点以及个体免疫因素等影响,在部分患者中形成慢性感染或反复感染的状态,导致溃疡的反复发作,这也符合伏气温病“邪气潜藏,伏而后发”的特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为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症状符合伏邪温病“里热内郁”的表现;伏邪温病容易导致阴精亏耗,而肝肾阴虚,正气不足,为伏邪的发作提供了基础。4.2、复发性口腔溃疡以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热灼胸膈证次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舌质以舌红为主;舌苔以黄腻苔和黄燥苔为主,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是以湿热蕴毒和邪热内伏为主。4.3、以温病方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愈合率达78.3%,总有效为93.5%,从而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