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改构蛋白BRG1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组的稳定性对于生物个体以及种族的生存与延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生物体内的基因组DNA并不是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下,细胞内的自身代谢产物以及细胞外的各种毒性因子的刺激都会造成DNA损伤。损伤的DNA如果不能被及时修复或错误修复就会导致基因突变或缺失,进而危害生物体。为了维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真核生物的DNA通过与组蛋白结合进化出复杂紧密的染色质结构。这种致密的结构虽然可以保护整个基因组尽可能免受内外界刺激因子的影响,但同时,这种结构对于DNA的转录,复制和修复等代谢活动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此,染色质结构的动态变化在DNA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NA双链断裂(DSBs)是一种严重的致死的DNA损伤类型。生物体为了应对体内的DNA损伤进化出复杂有序的修复机制,以此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涉及许多蛋白的共同参与,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蛋白、骨架调节蛋白、DNA损伤修复蛋白、染色质结构调控蛋白等。BRG1是染色质改构复合物SWI/SNF的核心催化亚基,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已有研究发现,BRG1与肿瘤发生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具有紧密联系。然而,BRG1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很明了。本文利用化疗药物依托泊苷(etoposide),博来霉素和紫外激光照射等手段,在体外构建了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模型。通过SW13和U2OS细胞存活率实验,我们发现BRG1缺失会明显增加细胞对DNA损伤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降低受损细胞的生存能力。另外,细胞彗星电泳与免疫荧光实验共同证明了,BRG1对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通过染色质分离提取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BRG1能够被募集到DNA损伤位点。真核生物中DNA双链断裂主要有两种修复途径:同源重组修复和非同源重组末端连接修复。利用DR-GFP与EJ5-GFP报告系统,我们进一步探讨了BRG1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机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R-GFP与EJ5-GFP报告系统的GFP阳性细胞的比例,我们发现BRG1主要参与同源重组修复途径而不是非同源重组末端连接修复。最后,利用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以及活细胞示踪观察实验,我们发现BRG1能够与介导RAD51和RPA替换的RAD52蛋白相互作用,并且调控RAD52在损伤位点的募集,从而调节RPA与RAD51在单链DNA(ssDNA)上的置换过程,进而影响同源链侵入过程的起始。本文研究揭示了染色质改构因子BRG1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作用机制,为阐明染色质结构与DNA代谢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其他文献
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多种传媒的整合与创新让广大受众有了越来越多不同的接受丰富信息的渠道,而庞杂的信息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实或者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
在煤矿生产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安全控制问题,现如今煤矿井下通风安全控制已经变成了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的安全控制内容。我们都知道,在矿井之下,作业人员处在一个密闭
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分析导致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手术室因素。在围手术期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术前用抗生素滴眼
目的:通过观察佩连麻黄方治疗单纯性肥胖证属胃热湿阻型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水平(TG、TC、LDL-C)等指标以及相关中医证候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并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至今已近15年,对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显现出来,其中关
水产养殖区域滩涂规划已经开始实施,严格执行禁养、限养、适养制度后,由于养殖面积急剧减少加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后才能排放,必然造成塘租、环保和设施成本大幅提高,而传统养
<正>写字楼中的白领,中餐一般如何解决?勤快点的会从家里带便当,懒点的估计就只有叫外卖了。叫外卖,吃什么好呢,如果每天都吃同一家店铺送的外卖,再好吃也会腻味,换着吃那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气控制技术越发趋向于智能化和自动化,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一种常见技术,PLC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电气自动控制更加的实用和智能.论文主要针对PLC
减压冷藏具有冷却速度快,保存质量好、贮藏时间长、贮藏方便、环保、延长货架寿命和没有危害物质产生等优点。本文从文献调研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
<正>远安县在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后,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保持路径科学性、责任唯一性、政策连续性、人员稳定性,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