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提高了学生选科的自主性,可是在首批试点的“3+3”模式下,物理选考问题却十分严重。为此各方都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教育部于2018年初出台了物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提高了学生选科的自主性,可是在首批试点的“3+3”模式下,物理选考问题却十分严重。为此各方都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教育部于2018年初出台了物理保障措施,湖北省在2018年秋实行“3+1+2”模式。可是从黄冈市调研访谈情况来看,高中生在物理科目的选择上还是比较茫然,本应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高考改革,却让学生一开始就陷入了物理选考的困境,因此如何改善目前学生面临的物理选考问题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已改革试点的相关研究,对黄冈市“3+1+2”模式下黄冈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的物理选考问题进行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物理科目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此找出不同批次学生、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物理选考数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物理选考方案的建议。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这四种研究方法,主要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调研访谈情况进行探究,归纳得出“3+1+2”模式下高中物理科目选择的四大影响因素:高考政策、学科因素、自身因素、环境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从学科、学生、教师和学校四个层面提出完善新高考“3+1+2”模式物理选科方案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一、研究内容新颖。“3+1+2”模式2018年秋才开始实施,笔者通过调研访谈和调查统计得到第一手数据资料。二、研究方式创新。与其他已改革试点的有关研究相比,本文的比较研究更加突出。文中通过对不同层次学校,不同批次参与新高考和首选学科不同的学生综合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可以直观的对比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准确的对比得出影响物理科目选择的因素。
其他文献
我所自1998年春季从台湾引种高朗1号青枣,现改接为台湾脆蜜大王枣,其果实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8%,蛋白质0.7%,含有7种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2倍、香蕉的3~4
我国社会治理正在从“治理”向“善治”转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治理已经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路径。然而,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势必衍生出诸多的治理问题:如治理结构的空间限制、制度规则的过度刚性、组织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社会需求多样性、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限制。为了有效应对复杂多元的公共治理需求和破解社会组织治理难题,我国社会组织普遍历经了一个复杂多样的政策转化与
目的:初步观察泻黄类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泻黄类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的诊疗方案。以180例符合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诊断标准的2-18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采用数字表法随机编号分组的方法,按照2:1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导师经验泻黄类方(根据具体辨证选用相应方剂),对照组服用西药(西咪替丁
目的: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及探讨其认知功能表现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门诊随访的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筛选,平衡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危险因素及吸烟史等因素,最终2组筛选各28名患者完成了RBANS评估。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著性设为P<
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爱克发(Agfa)医疗系统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启动医院二期PACS系统合作建设工程。据了解.该项目将在一期PACS系统的基础上向全院范围扩展,从而推进该院
本研究以引种的11种竹子为对象,测定了自然低温状态下各竹种的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抗寒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淡竹、桂竹、金明竹,黄纹竹、金镶玉竹这5个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一次大规模的东西大搬迁,风湿免疫科等6个强势特色科室整体搬迁新址,以突破制约医院发展和改善服务环境的空间瓶颈。据赵玉沛院长介绍,北京协和医院与原邮
本文针对高校微积分教学的对象主要为高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探讨情景模拟法在高校微积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重点选取物理中的运动过程作为基本情景对微积分的基本概念进行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的时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网上针对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互联网作为这样一个自由的虚拟平台,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任何管理,及时发现话题热点,遏制不实谣言的传播,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是互联网时代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新职责。然而面对如此海量的文本数据,如何从中提炼出话题,及时地为之后的管理、引导工作指
土司地区的国家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学术选题。民国时期是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社会剧烈变迁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边疆土司地区呈现出与内地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本文在民族国家视角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民国时期红河南岸六土司地区国家化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论文对民国时期红河下游南岸地区的思陀、瓦渣、落恐、左能、溪处和亏容土司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民国政府对红河南岸土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