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社,被誉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2006年5月25日,易俗社剧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月7日,西安易俗社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剧种保护单位。至此,西安易俗社的保护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西安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下,西安易俗社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论文以西安易俗社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遗产概念的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有关人员的走访,对西安易俗社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尽可能的还原易俗社的历史状态,并对其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判定;其二,通过对易俗社及其环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归纳总结了易俗社当前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对西安易俗社保护历程的回顾,总结当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评估;其三,在城市遗产保护的理念下,详细列举了西安易俗社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内容,明确了西安易俗社未来发展中不可触碰之红线,最后尝试性的探讨与制定了与之对应的保护策略。论文一方面通过对易俗社历史资料的梳理,将碎片化的信息重新整合,尽可能全面的还原易俗社的历史状态,对易俗社的发展过程,包括建筑空间、整体环境的演变做一清晰的记录。另一方面,笔者站在城市遗产的视角下,依靠自己的研究和认识,对易俗社未来的保护以及西安市中心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后续的研究、保护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