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分析的焉耆话语音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焉耆话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在新疆汉语方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焉耆话的传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至今还没有关于焉耆话语音实验研究的文章。在现代语音学阶段,语音学的学科范畴变得十分广泛,很多新的相关学科应运而生,实验语音学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实验语音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为我们研究语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欲迎合语音学的这种发展形势,尝试利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对焉耆话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语言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实验分析的内容。本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主要对焉耆话的单字调、元音、塞音和塞擦音的部分声学特性进行了基础的分析和研究。单字调部分主要对单字调的基频走势和调域以及单字调的基频归一化进行了分析,单字调共有3个:平声24、上声51和去声44,与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元音部分主要通过元音格局图来分析元音的舌位信息和相对分布,对单元音在复合元音中声学特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现有的韵母有33个,与之前调查不同的是:ei变成了单元音e;an变成了鼻化音?;塞音部分主要对单字组和双字组塞音的VOT值以及双字组塞音中的GAP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还对单字组塞音后接元音段的基频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塞音格局图来更直观地观察塞音的相对分布,单字组送气塞音的VOT女声都大于男声,不送气塞音的VOT男声都大于女声;双字组塞音中,不论送气还是不送气男声的V OT都大于女声;双字组塞音中双唇不送气塞音的GAP值最大,齿龈送气塞音的G AP值最小。塞音后接元音段的起始基频与声调的基频基本吻合。塞擦音部分主要对塞擦音摩擦段的时长和单字组塞擦音后接元音段的基频进行了分析。卷舌塞擦音摩擦段的时长在送气和不送气塞音中都是最短的;塞擦音后接元音的起始基频与声调的基频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