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Lm)能够在食品加工环境中形成生物被膜,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性问题。PrfA蛋白是Lm毒力基因转录表达非常重要的调控因子。在本实验中,通过分析比较Lm野生型菌株EGDe、prfA缺失突变株EGDe ΔprfA、突变型PrfA蛋白(即PrfA*,组成型高表达PrfA蛋白)的过量表达的菌株(EGDeΔprfA+pPrfA*、 EGDe+pPrfA*)和携带野生型PrfA蛋白过量表达的菌株(EGDeAprfA+pPrfA、 EGDe+pPrfA)在营养丰富的BHI培养基及以葡萄糖、纤维二糖或甘油作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简称MEM)中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碳源及PrfA对Lm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利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Lm野生型菌株EGDe在5Ommol/L葡萄糖为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以及BHI培养基中浮游状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时总蛋白的差异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野生型菌株和突变菌株,在MEM中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在BHI培养基中;2)在不同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缺失prfA后能降低Lm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表明PrfA能促进Lm生物被膜的形成,但这种作用可能与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PrfA蛋白的数量以及其活性状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3)在营养丰富的BHI培养基中高表达PrfA蛋白的Lm可以回复EGDeΔ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然而在MEM中,高表达PrfA蛋白的菌株不能回复EGDeΔprf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过量表达PrfA*蛋白不但不能回复EGDeA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反却大大降低了Lm生物被膜形成能力;4)用MALDI-TOF/TOF成功鉴定出47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9种蛋白在生物被膜中表达上调,28种蛋白表达下调。通过COG (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对这47种蛋白的功能进行注释和分类,发现大约30种蛋白的功能与糖的新陈代谢相关。其中,与戊糖磷酸途径和糖酵解相关的蛋白在生物被膜中主要为上调表达,但是三羧酸循环中主要的酶CitC在生物被膜中为下调表达。以上结果暗示Lm生物被膜的形成与碳分解代谢抑制效应相关。但是联系碳代谢抑制效应、PrfA活性以及Lm生物被膜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分子基础仍需进一步实验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