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从射干中提取分离鸢尾苷的条件,并对提取物鸢尾苷进行表征;研究鸢尾苷与透明质酸酶之间的作用,同时探究鸢尾苷的抗氧化性能;利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对鸢尾苷抑制透明质酸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鸢尾苷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固液比1:8(w/v),每次提取30 min,该条件下得到纯度70.1%的鸢尾苷,得率为1.333%。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96.8%的鸢尾苷,得率为0.653%。使用熔点、紫外、红外、核磁和液质等方法检测提取物,并与标准品比对,确定提取物是鸢尾苷。提取分离得到的鸢尾苷具有良好的抑制透明质酸酶作用,并且抑制率随着鸢尾苷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抑制率最高达到81.2%。同时,清除过氧化氢(H2O2)实验、清除羟自由基(OH·)实验和清除DPPH·实验的结果表明鸢尾苷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对三种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8.5%、80.7%、39.6%。证明鸢尾苷具有良好的抗致敏性能。透明质酸酶在347nm附近出现最强发射峰,透明质酸酶的荧光强度随着鸢尾苷浓度的增大逐渐降低。透明质酸酶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为0.613×103L·mol-1(296K),1.643×103L·mol-1(303K),2.441×103L·mol-1(310K),结合位点数n≈1,鸢尾苷对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而鸢尾苷和HAase体系中△H0=78.53kJ·mol-1大于0,同时△S0=319.04J·mol-1·K-1大于0,表明鸢尾苷和HAase之间的键合方式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λ=60nm)和圆二色谱分析表明鸢尾苷使透明质酸酶α-螺旋含量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