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Past Participle结构常常被定义为被动语态,这引起了一些歧义。Sylviane Granger在1983年提出,passive几乎成为一个空洞的术语。她指出,passive要么是语义上的术语,要么是指形态上的定义。若是语义上的术语,那么它就指所有的主语动作的承受者或动词产生结果的受害者,如在下例中,他发现自己遭受了威胁(He found himself threatened),他把头发剪了(He had his hair cut)。Granger说,如果采用语义上定义的话,那就几乎对这种结构没有任何限制了。这也就无法解释He suffered a heavy headache和He got the sick为什么不能被称为被动句。若是在形态上的定义的话,它要么指所有的be(get,feel, become)等+过去分词结构,或者仅仅指这种结构中的一部分。为了正确划分被动语态结构,语言学家尝试运用了一系列的标准。这些标准要么是太模糊,要么是太笼统,容易遭到批评。更不用说这些语言学家们在被动句的定义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自然而然,那些冠以被动语态研究的书籍及文章大量出现,这些研究处理不同的结构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在这种情况下,Sylviane Granger提出,采用Be+Past Participle结构而非passive来囊括被动语态句型。因此,她把Be+Past Participle结构按照句子结构,词汇标准和语义标准分成了七个种类,其中一类是passive o按她所说,Be+Past Participle Construction的意义比passive更广阔。本文采用了Sylviane Grange对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定义以及划分,对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与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中这一结构的使用情况上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对Be+Past Participle这一结构使用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的使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在这一结构的误用进行分类,并对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方法上的缺失,我们采用了手工定性分类和计算机定量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排除貌似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句子,力求最大程度保证统计的客观和全面。本研究分三步进行:1)语料收集和处理,2)语料对比与分析,3)差异解释和启示。在对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语料库中常用的软件,对比对数似然率log-likelihood ratio,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使用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数量上,中国英语学习者总体少于本族语使用者。每一百个句子中,这一结构出现的次数是12.69,而本族语使用者是24.69。(2),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水平越高,在使用Be+Past Participle结构时,准确率也就越高,也越能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学生使用较多的Be+Past Participle结构,使用数量上高于非英语专业六级的学生,仅次于英语专业学生,但其使用错误率最高。中国学生在被动语态使用上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助动词的遗漏和被动语态使用不足两方面。(3),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使用较多passive,其总数占到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77%。他们除了在verbal pseudo-passive, mixed Be+V-ed combinations和usually passive category的使用上少于本族语使用者,在Be+Past Participle的其它四种形式—passive, adjectival pseudo-passive, peripheral combination和statal combination的使用上无显著差异;相比于本族语使用者,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使用较多的有施动被动语态(agentful passive)。(4),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使用Be+Past Participle结构时,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总的趋势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使用较多的高频动词如use, make, do等,使用词语类型较为单调;在时态的选择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选择一般现在时。总之,本文是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使用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教师在Be+Past Participle结构的教学以及学生对这—结构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