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出色的犹太裔美国作家之一,菲利普·罗斯不仅擅长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细节部分,而且善于将边缘群体的身份认同主题和美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这赋予其作品一种独特的、意蕴深远的内涵。《人性的污点》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罗斯的小说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在文学评论的领域中对《人性的污点》确实存在各种评论。本文通过阿瑟·米勒的悲剧观解读小说中的悲剧主题,希望对这部小说能有更好的理解。首先,论文简要介绍了作家罗斯的创作生涯及其新作《人性的污点》和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作品评论的综述。论文接着参照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古典悲剧观,着重讨论了阿瑟·米勒的悲剧思想。米勒认为,普通民众比那些王公英雄们更适合做悲剧的主角,因为他们更能打动人。借鉴了米勒的悲剧观,论文结合文本,重点分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经历,特别是科尔曼俄狄浦斯式的悲剧,从不同方面对科尔曼和俄狄浦斯悲剧命运的比较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各种因素。论文认为,罗斯对科尔曼及其他人物的悲剧再现,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批评,包括政治正确性的弊端,身份政治的荒唐,疯狂的“迫害精神”以及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