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也简称为传感器网络)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网络。它具有隐蔽性强、可快速部署、可自组织、成本低廉、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军事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用来获取丰富的战场态势数据,为占据信息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军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方向大部分公开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民用领域。在军事应用中照搬这些成果,将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军事应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带来的要求和挑战,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应用中所面临的几项技术难题,包括面向定位的网络调整、数据分发、非实时和实时数据收集。针对这四个问题,本文以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工作寿命、提高网络的应变能力和工作的可靠性、强化感知数据传输到用户的实时性为目的,分别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可定位性辅助下的网络调整方法LAL,使得调整后的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可被定位。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服务,但所有的定位算法都无法确保能定位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实际应用中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大量仿真实验都表明,网络中可能存在一部分节点是理论上无法被定位的。为了定位网络中所有节点,主要的手段是通过改变网络的设置,使整个网络满足可被定位的要求。已往的调整方法没有区分可被定位节点和不可被定位节点,因此在调整粒度上比较粗,引入了大量不必要的网络调整和与之相伴的各种开销。与已有的方法相比,LAL利用了节点可定位性信息,具有更高的效率,降低了定位时测距所需的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的工作寿命。在LAL调整后的网络中,仍存在一些在定位中不需要的边。为了逼近最优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路径的调整方法,在强化了部分假设的前提下,将调整具有2-连通性网络时需要添加的边的数量限制在2|V_N|以内,其中|V_N|为网络中不可被定位节点的数量。军事应用的需求可能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而改变,这就需要数据分发协议通过分发配置参数,对传感器网络中各节点的行为进行方便快捷的控制。数据分发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全网数据版本的一致性。根据系统的需求变化,可能需要在网络中进行多次数据分发。此时,为了确保所有节点行为的一致性,必须保证所有节点上的参数都被更新到最新的版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loom滤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发协议BDP。BDP采用Bloom滤波这一数据结构作为压缩存储数据项元数据信息的工具,能快速识别出不同节点上具有相同键值的数据项间的版本差异,加快更新的过程。通过分析节点交互过程以及协议实现的细节,本文提出了能约束假阳性误判概率的解决方案,将其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从而能以比较高的概率保证全网范围内数据项的版本一致性。在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中,或部署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将传感器网络相对孤立的部署在无人看管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利用无人飞行器等移动设备收集网络中的感知数据。这种非实时的数据收集方式在军事应用中存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节点容易损毁,造成感知数据的丢失;二是数据收集时容易造成节点负载分布不均,部分节点容易很快耗尽能量停止工作。对前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利用Fountain编码和随机行走在网络内散步数据。该方法不仅保留了编码机制的优点,还能充分利用网络中所有的传感器节点进行感知和存储,大大提高了已有方法对节点的利用效率。即使网络中大部分传感器节点意外损毁,用户仍可从剩余节点上编码过的数据恢复出网络被损毁之前所有节点感知到的原始数据。对后者,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移动基站和单跳通信机制的数据收集方法。首先在网络中分布式构造一个支配集,然后移动基站沿一条较短的路径经过所有支配集中的节点。支配集中节点的位置作为基站的检查点。基站在每个检查点处以单跳通信的方式获取通信范围内节点的感知数据。相比已有方法,该方法具有很低的复杂度和很高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了多跳路由带来的通信开销,并平衡了各节点的负载,避免了网络中出现少量负载较重的“热点”。在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中,为了延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寿命,节点通常采用周期性工作机制,即控制节点在睡眠状态和工作状态间进行循环切换,从而取得实时性和能耗两者间的平衡。节点间的状态切换通常也不是同步的。现有的异步周期性工作机制下的数据收集方法多依赖于时间同步机制,既占用了宝贵的程序体积,又带来了额外的通信开销。此外,这些方法的性能也严重依赖于时间同步协议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尝试摆脱对时间同步协议的依赖,利用多跳节点局部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发现由多个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的节点所组成的序列,将其作为快速传递数据的捷径。这种方法降低了数据收集的时间延迟,提高了数据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