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又被称为内异症,是指具有子宫活性的内膜,在子宫外其他的地方出现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本疾病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它的患病率处于10-15%之间。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属良性病变,但它确有一些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譬如侵袭、种植、转移等特点。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痛及不孕。其临床患病原因目前研究众多,但没有一个研究可以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近年来的探索发现,细胞因子在此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功能强大,应用很广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的高水平赋予子宫异位内膜所拥有的侵袭与种植的功能,使得异位症的转移、种植及粘连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内异症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茁壮成长得益于异位病灶中的VEGF的高表达和血管的增多。血管生成素-2(Angio-2),是一个和血管生成有关系的蛋白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血管生成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调节因子。在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人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机体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患者疼痛程度与IL-1β在腹腔液的浓度高低之间有密切关系。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Angio-2以及IL-1β的联合检测及关系尚无文献报道。本试验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以及白细胞介素1β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探讨VEGF、Angio-2以及IL-1β在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联系,进而对EMs的临床筛查及诊疗措施的选择得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1实验分组1.1病例组:随机选取我院住院通过腹腔镜或开腹的手术,最终由病理切片确诊为Ems的患者病例,以美国生育协会在1985年修订的分期为标准,根据术中所见,根据病灶的侵蚀范围及粘连程度进行分级,I~II期30例,III~IV期41例。1.2对照组:取同时间因附件包块行手术治疗,最后经病理切片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62例。1.3纳入标准:所有实验者手术前都没有服用过激素类药品,没有放置节育环,没有其他内分泌,免疫和代谢性疾病、未合并子宫良性肿瘤以及乳腺异常增生症等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全部实验者采用在手术前空腹的静脉血液,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病例组(71例)与对照组(62例)的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Angio-2和IL-1β的浓度;方差分析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轻度(31例)与重度(40例)EMs患者之间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Angio-2和IL-1β的表达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子的检测效果。结果1.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Angio-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液IL-1β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IL-1β无显著差异(P>0.05)。2.重度患者血清Angio-2和腹腔液中VEGF显著高于轻度患者,Angio-2的检测效果最好。结论1.VEGF、Angio-2和IL-1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显著表达,提示它们介入并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发病过程。2.本研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临床分期、手术前评估以及术后随访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