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纤毛虫类中间纤维系统超微结构及其免疫学特征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改进后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技术,研究了三种纤毛虫类中间纤维的亚显微结构和免疫学特征。分别获得了贻贝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nus)、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的样品制备条件,从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分别在三种纤毛虫不同部位发现约10nm的类中间纤维结构。然后选择选择三种抗体——小鼠单克隆角蛋白抗体(AE1+AE3),兔单克隆核纤层蛋白抗体(A+C)和兔单克隆波动蛋白抗体,对三种纤毛虫类中间纤维进行免疫学实验,证实了在三种纤毛虫中的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种类的类中间纤维。具体结果如下:(1)在三种纤毛虫皮下均观察到了丰富的类中间纤维结构,直径10nm左右单独存在或交织成网状,覆盖在表膜下的各种细胞器上。有些聚集形成直径30nm左右纤维束。皮下纤维层厚度为:尾草履虫>扇形游仆虫>贻贝棘尾虫。(2)在贻贝棘尾虫和扇形游仆虫表膜下,首次发现了除细胞膜外的第二层膜结构。尾草履虫无第二层膜结构,但表膜下的纤维层相对致密。(3)观察到贻贝棘尾虫细胞核呈半球形,表面有许多核孔,在其周围有密集的纤维包裹。(4)贻贝棘尾虫的胞咽整体形似一个漏斗状,有包括类中间纤维在内的多种纤维和微管致密包裹,漏斗末端延长成纤细的管状,深入细胞质中。尾草履虫的胞咽形似一个卷曲的蛋卷,外部包裹大量纵横交错的纤维,卷曲时还夹带一些两侧纤毛,末端膨大。这与之前观察到的浮萍棘尾虫和伪尾柱虫的胞咽形状和结构均不相同。在细胞质中的一些食物泡结构周围,也观察到疏密程度不一的纤维结构包围。(5)小鼠单克隆角蛋(AE1+AE3)。在贻贝棘尾虫和扇形游仆虫的食物泡周围免疫反应明显。在尾草履虫的细胞核周围密集分布,在细胞质中则呈现比较均匀的网状分布。(6)兔单克隆波动蛋白在贻贝棘尾虫口围带和细胞质中的食物泡周围显示分布。在扇形游仆虫背腹面的表膜下呈明显的纵向分布带,在尾草履虫胞咽处和表膜下区域免疫反应强烈。(7)兔单克隆核纤层蛋白(A+C)仅在贻贝棘尾虫细胞核部位有明显反应。在扇形游仆虫和尾草履虫的细胞核区域都未见免疫反应。在三种纤毛虫的口区均有分布,尤其是游仆虫口围带和胞咽部位核纤层蛋白反应强烈。
其他文献
在众多传感技术当中,光纤传感因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光纤麦克风作为光纤传感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交叉学科的典型应用,相比于传统的电麦克风,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高信噪比、长距离低失真、体积小等优点,在核磁医疗、安防侦听、流量监测等领域都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以下简称F-P)干涉型结构的光纤麦克风,以强度解调的原理,设计
利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7年版所列的1723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从创刊年、所属学科、出版频次、出版地、出版者、主办者以及被ISI、EI、INSPEC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中国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也显著增加,伴之而来的是出国旅游和海外留学人数的大幅增加。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的进程更是空前加快。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政治与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给身处海外的中国公民带来了许多安全威胁。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通报,2017年我国内地居民出境人数已达到1.46亿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五酯软胶囊合益气活血方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