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萎病菌胁迫下棉花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黄萎病危害的措施。因此必须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表达规律及棉花黄萎病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黄萎病品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利用强致病力菌系诱导陆地棉抗黄萎病品种冀棉20号、陆地棉感黄萎病品种邯208和海岛棉抗黄萎病品种Pima90-53应激基因的表达,通过cDNA-AFLP技术筛选与抗病相关的差异条带,以获得与抗黄萎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从而为抗病育种提供新的基因来源。从256对引物中筛选出31对差异性较好的引物,利用31对引物共筛选了82条差异条带,二次扩增获得55条扩增条带,从中选择性克隆了15条进行测序。将克隆序号命名为Vdrg(Response Gene induced by Verticillium dahliae)。 对15条序列的初步分析如下:与棉花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本研究所得cDNA序列与棉花数据库中的基因同源性均很低,由此推测该cDNA序列是在黄萎病菌诱导表达下的新序列。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Vdrg10是一个337bp的基因片段,有318个碱基与推断的转运蛋白具有99%(318/319)的同源性;Vdrg28是一个323bp的基因片段,有243个碱基与50s核糖体蛋白L3具有91%(243/266)的同源性;Vdrg47是一个305bp的基因片段,有99个碱基与大肠杆菌的酪氨酸蛋白激酶EtK有99%(99/99)的同源性。Vdrg33是一个291bp的基因片段,有174个碱基与拟南芥的网格结合蛋白的mRNA序列具有84%(174/207)的同源性;其余的差异片段与已知的抗病基因关系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用东农303等17个早熟品种和1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及材料,配制成四种杂交类型共21个早熟杂交组合。通过方差分析和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评价了优良早熟亲本和优良组合;对这些早熟组合的产量性状在分离群体中的分离趋势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杂交组合后代群体在实生苗世代的商品早熟性、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块茎均重、比重、芽眼深度、光滑度、皮色、肉色和薯形等10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力进行了
本试验选用铁炮、粉香水两个百合品种的鳞片,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四个百合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分别在无性培养系建立,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分化,生根结鳞茎和
A major challenge in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 stems from current approaches used to identify needs and strategies that build the capacity of juri
彰武县处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受其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大风频繁、土地沙化、赤丘荒坨,错落起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在2000年以前,彰武县生态环境进
油菜杂种优势明显。遗传距离是度量杂种优势的有效参数之一。通过对优势群的特殊配对,形成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杂交品种。本研究材料是08年强优势863课题执行以来各单位选育杂交品种的亲本。采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对强优势杂交种的骨干亲本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遗传多样性分布及材料来源从中选取119份材料利用SNP(Single Nucleo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