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后,定向增发凭借程序简便、发行成本较低、审核容易等优势迅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中最主流的融资方式。国内对定向增发新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也有少数学者对定向增发新股的定价、折价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后的长期业绩表现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研究角度较为分散,落脚于投资者角度的文献尚显不足。本文试图以定向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为研究对象,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投资者类别(大股东及其关联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不同为角度,对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股价效应、长期股价效应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对定向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归结为信息不对称、监督效应、委托代理成本三个方面,然后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本文的六个研究假说,最后选取2008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之间我国成功进行定向增发新股的594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我国定向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以及不同投资者类别对股价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1)定向增发新股存在显著为正的短期股价效应和长期股价效应,董事会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当日有1.768%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之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有7.02%、8.06%和7.60%的长期-持有平均超额收益率,说明定向增发有利于解决发行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向市场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并有利于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2)大股东及其关联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股价效应大于其他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效应,且大股东参与程度越高,该效应越大;大股东及其关联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在定向增发9个月后长期股价效应大于其他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在定向增发9个月后的长期股价效应,且大股东参与程度越高,此股价效应越大,这说明大股东认购的定向增发仅仅是向市场传递了一种大股东更有动机去监督经营管理者的信号,但实际上大股东并没有这么做或做得不够好。投资者可以将此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