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原子激发态近阈限光电离截面测量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激发态的光电离截面是指原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时,原子从某个能级发射出一个电子的几率大小,是光电离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特征参数,在各类天体物理、高层大气以及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验采用激光烧蚀技术和超声分子束技术相结合制备自由原子。处于基态的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再吸收一个光子发生电离,光离子产物由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根据离子产额和电离激光能量的关系得到Co原子激发态光电离截面。通过改变泵浦激光和探测激光之间的相对延时,根据离子信号强度和两束激光延时之间的关系得到Co原子激发态寿命。  实验在305nm-307.5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Co原子REMPI光谱。在电离富余能0-1.2eV内,利用(1+1?)共振电离测量了Co原子3p63d7(4F)4s4p(3p°)z2D°5/2、3p63d7(4F)4s4p(3p°)z2G°7/2、3p63d8(3F)4py4F°7/2和3p63d8(3F)4py2G°9/2激发态光电离截面,测量值分别为10.2±1.7Mb、10.3±1.7Mb、8.6±1.4Mb和8.3±1.4Mb,总均方根误差小于17%。利用指数衰减公式拟合得到Co原子3p63d7(4F)4s4p(3p°)z2D°5/2、3p63d7(4F)4s4p(3p°)z2G°7/2、3p63d8(3F)4py4F°7/2和3p63d8(3F)4py2G°9/2激发态寿命,测量值分别为56.9±2.8ns、36.6±1.8ns、8.9±0.5ns和11.2±0.5ns,统计误差约为5%。
其他文献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外加光场之间耦合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波。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resonance,SPR)时能实
本文对电致发光聚合物的成膜及器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四个因素(即溶液浓度,旋涂速率,旋涂时间以及溶剂种类)对MEH-PPV旋涂薄膜厚度的影响,确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这些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和饮用水最后进入人体内,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