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攻击的动机,攻击可以被划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反应性攻击是个体用带有敌意、愤怒情绪的伤害行为来对感知到的激惹或威胁进行反应的行为或倾向,会损害受害者和攻击者的身心健康。然而,反应性攻击的形成机制和脑关联尚不清晰。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的不同在于动机,因此从动机的角度探索和解释反应性攻击的形成机制和脑关联才可以有效地解释反应性攻击的产生和发展。然而,对于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的理论尚不清晰,构建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能够为理解和认识反应性攻击的形成和脑关联以及对其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证据。反应性攻击的动机主要包括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敌意性动机是指个体在敌对、愤怒或恐惧等情绪的驱动下,想要通过伤害行为来消除激惹或威胁刺激以保护自己的需要或倾向。敌意性动机是反应性攻击的特异性动机,包括认知和情绪两个基本成分。敌意归因偏向就是一种敌意性动机的典型因素,属于敌意性动机的认知成分,它是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是有意伤害自己的认知反应或倾向。道德准许动机是指想要避免、减少或消除对攻击等不道德行为潜在的或现实的抑制作用的需要或倾向。道德推脱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准许动机因素,它是一种想要避免、减少或消除攻击行为带给自己的道德压力,想为自己的攻击行为提供道德上的合理性的需要或倾向。道德准许动机是反应性攻击的一般性动机,因为主动性攻击的产生也涉及道德许可动机。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共同促进反应性攻击的形成。同时,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敌意性动机可能会促使个体通过伤害行为进行报复或防御,而这些伤害行为都是有违社会规范的,这就可能引发个体的道德准许动机,以此减少道德压力和内部冲突。另一方面,道德准许动机可能会帮助个体将自己的伤人意图合理化,这就可能会增强个体的敌意性动机。然而,对于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还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的证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构建交叉滞后模型的方式探索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是否成立,从反应性攻击动机的角度探索其形成机制。基于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的理论观点,我们归纳总结了以往关于操纵和测量反应性攻击的实验任务的特点。一是反应性攻击的操作性定义不够准确。激惹之后的攻击不一定是反应性攻击,还会出现工具性动机等引起的主动性攻击和非攻击的成分。二是有些实验任务的激惹操作没有量化。这样的实验操作可能引起其他心理成分或者导致测量不够准确。三是以往研究没有对实验任务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多重检验。因此,基于以往研究探索的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结果也是存在局限的。激惹-攻击任务改善了以上提到的问题,该任务已经在行为实验中证明有效。使用改编的激惹-攻击任务能够探索单纯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和了解单纯的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试图探索以下2个主要问题:(1)使用纵向调查的方法,探索敌意性动机(敌意归因偏向)和道德准许动机(道德推脱)预测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2)基于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使用调整的激惹-攻击任务探索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研究1为了探索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是否成立,招募了来自中国五个省市的1100名本科生(Mage=19.00±0.99),使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三次时间间隔为6个月的调查,收集了敌意归因偏向、道德推脱、反应性攻击等问卷。最终共包括有效参与者1007人(71.1%女性,28.9%男性)。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时间点的敌意归因偏向、道德推脱和反应性攻击的交叉滞后模型,模型拟合良好。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可以预测6个月后的道德推脱,道德推脱(T1)可以预测敌意归因偏向(T2),道德推脱可以预测6个月后的反应性攻击,敌意归因偏向(T2)可以预测反应性攻击(T3),反应性攻击(T2)可以预测敌意归因偏向(T3)。敌意归因偏向、道德推脱与主动性攻击的关系显示,道德推脱(T1)可以预测主动性攻击(T2),而敌意归因偏向不能预测主动性攻击。这些结果支持了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的基本观点。研究2试图使用改编的激惹-攻击任务探索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为了更准确地操纵高低水平的激惹,我们先在研究2a中对不同等级电击条件下的激惹度和攻击反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电击等级4的激惹度(M=4.460)和攻击反应(M=3.835)最高,电击等级1的激惹度(M=1.110)和攻击反应(M=1.233)最低,电击等级3(M激惹度=3.410,M攻击反应=2.985)和电击等级2(M激惹度=1.920,M攻击反应=1.878)的激惹度和攻击反应在两者之间。4个电击等级的激惹度(F=167.654,p<0.001)和攻击反应差异都是显著的(F=208.939,p<0.001)。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任意两个电击等级的激惹度和攻击反应的差异都是显著的。因此我们将1、2等级的电击等级定义为低水平的激惹,3、4等级的电击等级定义为高水平的激惹。为了检查这一分类的合理性以及实验设计的适用性,我们在研究2b中以行为实验的形式进行了预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在低激惹条件下的激惹度(M=1.824)和攻击反应水平(M=1.763)较低,在高激惹条件下的激惹度(M=3.000)和攻击反应水平(M=3.519)较高,高低激惹条件下的激惹度(t=4.288,p=0.001)和攻击反应(t=14.104,p<0.001)差异显著。参与者在高激惹后的愤怒和敌意显著高于实验前的愤怒(t=-5.865,p<0.001)和敌意(t=-5.761,p<0.001),低激惹后的愤怒和敌意显著高于实验前的愤怒(t=-2.363,p=0.027)和敌意(t=-3.403.,p=0.002)。字母熟悉度任务和休息时间起到了平复情绪的作用,在实验完成顺序为高激惹、评定字母熟悉度任务、低激惹中,高激惹后的愤怒和敌意显著高于评定字母前的愤怒(t=3.413,p=0.011)和敌意(t=2.648,p=0.033),评定字母后的愤怒和敌意与低激惹前的愤怒(t=1.000,p=0.351)和敌意(t=-1.527,p=0.171)无显著差异。在实验完成顺序为低激惹、评定字母熟悉度任务、高激惹中,参与者在低激惹后的愤怒和敌意显著高于评定字母前的愤怒(t=2.712,p=0.019)和敌意(t=4.477,p=0.001),评定字母后的愤怒和敌意与高激惹前的愤怒(t=-1.477,p=0.165)和敌意(t=0.000,p=1.000)无显著差异。研究2c使用改编的激惹-攻击任务探索了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有效参与者共49人(24名女性,25名男性,Mage=20.09,SD=0.994)。行为数据结果表明,参与者在高激惹下的激惹度和攻击反应显著高于低激惹下的激惹度(t=0.270,p<0.001)和攻击反应(t=22.617,p<0.001)。比较高低激惹的激惹阶段,小脑后叶、小脑前叶、右侧舌回、右侧梭状回、颞中回、颞上回、脑岛、缘上回、枕中回、左侧壳核、右侧额下回、左侧顶上小叶、距状裂皮质、右侧中央沟盖、楔叶、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补充运动区、右侧额上回、扣带回被激活。比较高低激惹条件下的攻击阶段,右侧舌回、右侧小脑前叶、左侧中央前回被激活。比较高激惹结果反馈阶段有效与无效,右侧小脑后叶、舌回、左侧颞下回、梭状回、额下回、中央前回、顶下小叶、顶上小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下回、枕中回、右侧角回、右侧缘上回、壳核被激活。根据以上4个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反应性攻击的动机机制包括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能够预测反应性攻击,同时两者存在相互预测的关系;(2)反应性攻击的脑关联包括脑岛、扣带回、前额叶、舌回、顶下小叶、壳核等脑区,涉及敌意性动机和道德准许动机相关的心理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