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户籍制度只规定“农转非”,即农业户口按一定的条件向非农业户口流动。近年来,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我国各地通过放松管制、户籍改革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流动。在我国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却出现了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的强烈诉求。浙江省部分地区率先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政策。产生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现象,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影响因素。它是大中专毕业生在我国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利益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及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多重制度变迁作用下产生的现实诉求;是浙江省等经济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政策共同作用下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更是当代大中专毕业生权衡利弊作出的理性选择。它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也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在价值观和就业观上的深刻变化。同时,又反过来深远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政策是在信访、网络舆论和两会提案等多种民主方式参与下产生的制度安排,体现了浙江省部分地方政府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民主化程度,弥补了现行户籍制度单向流动的缺陷,实现了户籍迁移的“双向流动”;充分发挥了政策的杠杆作用,既解决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合理诉求,缓冲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又破除了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存在不平衡性、配套政策不完善及政策短期化带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制度分析为框架,从政府部门、村民自治组织和大中专毕业生等视角,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政策产生的现实背景,从动机与成本收益分析角度,论证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是“城乡反落差”后理性选择的结果;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出台这项政策的原因、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作出此项政策属“过渡性”政策的趋势研判,并提出政策完善路径,试图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提供理论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