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深入挖掘迟子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进一步关注迟子建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本文主要从迟子建小说中梦意象的形成、梦意象的文本呈现、梦意象的审美内涵、梦意象的审美特征四方面研究作品内容。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加工,其中融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作家的生长环境及经历对于他们日后的创作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迟子建的小说描写了众多梦意象,这些梦意象的形成与东北地域文化的滋养密切相联,作为东北本土作家,她的作品中不仅充满着浓郁的东北风情,还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融入东北地方特有的民俗民风之中。迟子建深受东西方梦文化的影响,为她在作品中抒写梦境,构建梦意象奠定了文化基础。迟子建本身还有着深深的梦情结,这为她喜欢在作品构建梦意象提供了前提条件。迟子建的小说中有大量的梦境描写,构架出不同的梦意象,梦意象的主体不仅有人,还有动物和植物,本文以思念之梦、回忆之梦、希望之梦、预言之梦、仙鬼之梦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示人物的情感归宿和生活态度。迟子建小说的主题意蕴在于它突出东北的地域文化色彩,把人文关怀和对于生命的透视融于作品之中,梦意象成为这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之一。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的流传己久的民间文化之一,历经几千年到了当代,其影响力日益减弱,但在百姓生活中仍处处可以看到萨满文化的影子。迟子建作为生长于东北地区的作家受到萨满宗教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她笔下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富有灵性的生命体。迟子建站在民间立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关注社会底层各类小人物的生活境况,关注他们的理想与愿望,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深深地同情,以梦意象为载体,立体化的塑造人物形象,从全知视角、内视角等不同视角叙述他们的生活状态。弗洛伊德、荣格、维蕾娜·卡斯特等现当代心理学家的释梦理论为进一步分析梦意象的象征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心理学、生理学、民俗学等学科角度看迟子建小说中的梦意象,可以更加透彻的分析小说中的梦意象审美内涵和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