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se Ⅰ降低固有免疫反应促进同系小鼠皮肤体外保存后移植存活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临床器官功能衰竭的终末期患者,器官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器官移植中,使用的免疫抑制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但是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了移植器官术后长期存活。移植器官免疫耐受是临床上器官移植术后生存的最佳理想状态。器官移植耐受诱导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已实现,但是其真正的免疫学耐受机理却未能阐明。临床移植工作中观察到肺、小肠等器官移植术后虽有强效免疫抑制剂,但其存活状态并不能达到其他器官水平;在动物实验中,肺、小肠和皮肤移植物也难以形成稳固免疫耐受状态。移植术中的离体器官都普遍存在组织损伤、局部缺血等情况,可引起离体器官局部组织细胞受损,坏死的供体组织细胞释放核酸到细胞外形成游离核酸,游离核酸可能会被受体固有免疫系统当作危险信号加以识别,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最后引起移植器官排斥。相关文献报告提示,佐剂里铝成分会与死亡细胞所释放的DNA结合,放大DNA所引起的共刺激信号,激活体内相关免疫反应。本实验是拟通过DNase Ⅰ对离体皮片受损释放的DNA进行降解处理,降低因离体皮片坏死细胞释放的DNA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皮片离体保存后移植存活质量。该实验期望通过检测固有免疫反应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为临床器官移植中改善器官保存,及动物模型中诱导移植器官耐受提供新的思路。实验方法:(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小鼠离体皮片移植后释放小片段DNA和DNase Ⅰ对小鼠基因组DNA的降解情况。(2)运用1mg/ml和2mg/ml的剂量浓度分别浸泡处理离体小鼠片,浸泡时间间隔为3小时,6小时。术后,同等浓度DNase Ⅰ腹腔注射7天,观察植皮成活面积和颜色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评分(3)术后三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加药组(DNaseI0.25mg/ml)中T细胞早期活化因子CD69的表达情况。(4)通过HE染色技术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皮片细胞变化情况。结果:(1)验证了 DNaseⅠ对小鼠DNA具有降解作用。(2)通过对术后皮片成活面积和植皮颜色观察,推测出DNase Ⅰ在皮肤移植小鼠体内,体外使用的最佳剂量。观察到离体皮片浸泡在浓度为0.25mg/ml的DNaseⅠ溶液中3小时,能较好的延长离体皮片术后的存活。(3)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因子CD69,发现实验中使用浸泡、注射浓度为0.25mg/ml的DNase Ⅰ时,能有效抑制T细胞早期的激活。(4)通过对术后第3天移植的皮片进行病理HE染色观察,发现通过DNase Ⅰ处理的皮片,虽然存在淋巴细胞的浸润,但是相对于未加药组其炎症反应程度较轻。结论:DNase Ⅰ对离体保存后再移植的皮片具有降低固有反应,促进同系小鼠皮片存活的作用。
其他文献
瑜伽是一项演绎生命之美和形体之美的运动,通过正确的瑜伽学习,可以领悟到生命的奥妙、认识世间万物的相生相伴,只有真正了解瑜伽才能懂得生命的真谛,更加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农业生产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阐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水果的自动分选、种子和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成为研究关节软骨损伤的新思路,可能成为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
汉承秦制,但是在地方上却没有实行单一的郡县制,而是经过两度分封——先异姓再同姓的方式最终形成了郡国并行制的局面,异姓分封乃形势使然,而同姓分封实是汉高祖基于主客观方
为确定洞庭湖湖区最低生态水位,针对洞庭湖湖区复杂、不同湖区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城陵矶、鹿角、南嘴、小河嘴和杨柳潭5个水文站1953-2013年的水文资料,采用天然水位资料法
本文从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出发,根据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建立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案,达到改善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变革现有工程项目
双黄连粉针合八正散治疗急性出血性膀胱炎李英祥主题词膀胱炎/中医药疗法,八正散/治疗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应用,消炎药[剂](中医)/治疗应用,急性病急性出血性膀胱炎中医学属血淋范畴,笔
通过将反应型乳化剂DNS-86与DNS-1035复配,引入交联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无皂苯丙乳液粘合剂.结果表明:固含量为(45±2)%,单体转化率较高,乳液凝胶
成都市截止2009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7.27%,老龄化趋势愈见明显,在养老问题上,我们存在理论准备不足、政策准备不足、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家庭和个人无论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前留置胃管患儿23例,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体表测量长度比实际胃管留置长度短9~10cm,差异非常显著。各年龄段患儿“发际-剑突下9~10cm”体表测量长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