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君位继承制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秦国的君位继承制,前人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系上秦的君位传承虽总体上“子继”占绝大多数,但“弟及”现象亦时有发生;二是前人根据仅有的材料,认为秦或乃西戎文化,或与殷民同源,受周文化影响较少。综上,故而认为秦不存在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认为秦国君位继承无定法。本文先考述了秦历世君位继承状况,发现除去继承中由种种原因导致的“变例”外,其他几乎全为子继。“常例”中寥寥几例弟及文献上并无显示原因,而且所占时间也极短。从这方面来看,“父死子继”应当为秦君位继承的制度。尽管大多君主身份没有记载,但“嫡庶”、“长幼”的因素从建国前到末年一直存在。能体现秦君位继承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有三。一、文化背景。文献上秦民族源自东方,但目前早期秦文化遗存基本肯定为周文化的一支。这不仅证明了以往对秦文化认识的不足,而且为秦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提供了文化上的论据。二、太子制度。预立储君从商代初期开始出现,至晚期逐渐固定。周成王时开始形成了太子制度,并为各诸侯国所采纳,至春秋时成为一普遍现象。太子的身份昭示君位继承的制度,自太子制确立起,在正常继位时,太子身份为嫡长子无疑,因此,太子现象在秦国的出现就表示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三、与太子制相关的“不享国现象”。太子一旦早卒,那么何人具有优先继位权也可凸显继承制度的特征。早卒太子仍被视为继位国君的“不享国”现象就能体现这点。在秦新立储君的四例现象中,两例“不享国”均由太子之子来承位,这实际上是对“嫡长子”身份的再一次确认,更说明了当时已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一事实。由此可见,秦一直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在继承过程中出现“变例”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国内来看,以“庶长”为代表的秦宗室力量在孝公前曾操纵几任国君的继承,但孝公后,随着以新官僚制为代表的君主集权制的逐渐形成,依托于君主权力的外戚、宦官、权臣的势力成为影响国君继承的新因素,而这种转变却正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秦从封国到帝国的转变。从国外来看,弱国可以被强国经常操纵国君的继承,而对一个象秦这样的强国来说,外部因素只是在国内动乱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尤其在秦晋联系紧密时期更是如此。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秦的国君继承既体现了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共性,即嫡长子继承制在各国的普遍实行,又因为秦是唯一一个完整经历由封国到帝国这一历史转变的国家,其君位继承就呈现出相应承上启下的特色来。
其他文献
硫化氢是沼气以及一些工业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它不但可以导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在微生物学以及电解电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给脱硫技术创新带来了
厌氧消化过程中,混合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微生物和可降解有机物无法实际接触而造成的传质困难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不均匀等问题,从而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并
随着世界酒精性饮品消耗量的不断增长,酒精性骨质疏松对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认为酒精主要通过改变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抑制
石涛,三百年来,特别是现代,一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热点人物。他的确有资格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人物,而决不是风云一时的时髦人物。这不仅是他以丰富而新奇的作品震撼了古今
当代艺术的变革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观念上,还表现在艺术作品的材料媒介上。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艺术表现形式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家传达其审美理想
《人民日报》是我国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它的功能定位和重要地位。从1948年6月15日诞生开始,《人民日报》经历了从宣传纸到新闻纸、到实用纸的发展与转变,在
<正> 分别三载,又见红塔。又见到玉溪卷烟厂办公楼前那尊含情脉脉的阿诗玛;又见到机声隆隆烟丝滚滚卷烟一泻千里的车间:又见到昔日“红塔山笔会”的朋友们;更主要的是,我又见
在传统中药中有不少处方含有砷化合物如雄黄等,其砷总量超过有关重金属限量。砷的药理及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均依赖于其在中药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对中药中砷的分析已不限于测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油气能源的生产、运输、供应与消费日益被纳入国际化的轨道,国家的油气能源安全日益紧密地与国际环境联系在一起。全球背景下的油气能源安全拥有了新的
计算机音乐中打击乐声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奏声部。它不但对音乐的风格有其影响,而且有些个性的舞曲,音乐中打击乐的音色是固定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某一地区的区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