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电磁学性能,目前在航空航天、体育用品、通讯产品(手机)、能源和电器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块体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限制,目前圆棒形状块体非晶的尺寸最大只能做到72mm,限制了块体非晶合金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因此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获得更大尺寸的非晶合金是一个较佳的途径。块体非晶合金在热力学上处于亚稳态,在较慢加热速率下容易转变成结构更加稳定的晶态。传统的焊接方法显然不能提供足够快的加热和冷却速率,需要采用能够提供快速加热和冷却的激光和电子束等焊接方法。即使采用激光焊接方法,虽然焊接接头的熔凝区内容易保持非晶状态,但是在热影响区则容易出现晶化。因此,如何避免热影响区的晶化成为研究的热点。要保证热影响区不产生晶化,即保证HAZ各个部位的热循环曲线不与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曲线相交,因此获得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曲线就显得十分必要。非晶材料热特性的研究主要是采用DSC方法进行分析,但由于DSC的最大加热速率仅为500K/min,而大多数非晶合金在加热过程中保持非晶特性所需要的临界加热速率均大于500K/min,因此仅仅借助DSC方法建立晶化曲线是不够的。本课题拟利用DSC建立低加热速率下的晶化曲线,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起高加热速率下的晶化曲线,通过Origin8.0对低加热速率下的晶化曲线和高加热速率下的晶化曲线进行拟合,建立起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完整的晶化曲线。为了通过ANSYS数值模拟获得高升温速率下采用激光静止点热源作用时间下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晶化临界点的热循环曲线,对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进行了不同脉冲激光作用时间下的静止点热源实验,获得了不同工艺参数下晶化的非晶试样。计算出了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大约为220KJ/mol,提出了不同脉冲激光静止点热源作用时间下块体非晶焊点演变趋势模型。为了更一步研究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在YAG脉冲激光器连续点焊下的晶化问题。采用YAG脉冲激光器对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每间隔0.4mm进行一次点焊,通过光镜实验,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和能谱分析实验来研究Zr53.7Ni9.4Cu28.5Al8.4块体非晶合金不同晶化区域的组织结构及其成分变化等。结果表明:晶化的区域主要为重熔区、二次热影响区和一次热影响区,形成了重熔区晶化区、二次热影响区晶化区和一次热影响区晶化带。一次热影响区晶化带的晶化相为面心立方相ZrNi2 ,四方相Zr2Cu以及六角相Zr2Al;重熔区晶化区的晶体相为面心立方相Zr2Ni;二次晶化区的晶化相为六角相Zr2Al和Zr4Al3。重熔区的晶化问题属于母材非晶形成能力问题,化学成分对其晶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次热影响区和一次热影响区晶化问题属于热影响区的热稳定性问题,结构弛豫现象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